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传统文化要让更多的人参与传承

    马长军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2月24日   15 版)

        近日,一段陈道明发飙的视频在微博火了。一向给人沉静、儒雅印象的陈道明在北京卫视《传承者》节目现场,竟然颇为严厉地教育几位年轻人。原来,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但几位青年评论员率先点评时却不认可这一传统文化节目。陈道明老师听不下去了,讲了自己的看法。

     

        关注传统文化现状的人都清楚,有不少人可能根本就不在乎传统文化,即便在乎又怎么样?就说比较喜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几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的人们,在这些日子里做了什么?很多把“年”当回事地过的人,在春节期间,除了燃放鞭炮与大吃大喝,还做了什么?还剩下多少内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是法定节假日的一些洋节日在城市里越来越火,甚至在农村也开始流行。难道这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什么的,虽然没有大型活动助威,更没有特意放假,可参与者无处不在,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过节的理由和方式,各类大众传媒还连篇累牍地刊登一些十分有趣的让人们感到亲切的细节点缀节日气氛。我们必须承认,洋节在我们这里表现得很灵活、有活力,生活化了,很富有人情味,这就是一种“文化”气氛。

     

        再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令人担心得不到及时保护而面临失传。尤其是当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强,影响范围较小,不为众人熟悉,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青少年,对“非遗”更陌生更疏离,文化遗产的传承就面临消逝的危机。即使一些列入保护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事实上已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不仅民俗实物和器物平常难得一见,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也趋于萎缩。文化遗产靠什么保护或者发展?戏要有人看,曲要有人听。可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跟大众文化生活渐行渐远,仅仅靠列入遗产名录恐怕难以为继,至于还想吸引外地人似乎有点勉为其难。

     

        因此,使本地人先熟悉本地的文化遗产实在是当务之急。不仅仅是在文化遗产日搞一阵子宣传,地方报纸不妨长期开专栏介绍,地方广播电视设立专题节目宣传,逢节庆活动,各地要让传统文化内容走街串巷,使本地文化遗产广为人知,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都经常跟本地文化遗产多一些亲密接触,让青少年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熟悉本地的传统文化遗产。由此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起来,深入人心,植根社会,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文化遗产就不只是珍稀动物一样的“遗产”,更是一个地方文化生活的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大众文化,每个当地人都会为本地有这样优秀的文化而骄傲。原本需要特殊保护的文化遗产通过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零距离体验而重新赢得大众的喜爱,必然焕发生机永远新鲜,自然而然就得到发展,何须谁再为如何保护传承焦虑?

     

        显然,作为文化生活内容一部分的节日是否能够被人们接受,既不是法律条文能够管得了的,也不是因为属于“传统”就受重视。假如我们可爱的大众传媒和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节日文化的每一个人,不再老惦念着“吃文化”,淡化万变不离其宗的“吃”,不再围着电视晚会絮叨,不再麻烦几个文化名人深更半夜坐在电视上长嘘短叹为传统文化的“衰退”而哀惋叹息,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一定会更有滋味,更具魅力,传统文化就一定更有前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