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创始人、校长王伯群先生诞辰130周年。为表纪念,华东师大档案馆编撰出版《王伯群与大夏大学》。
王伯群(1885—1944年),贵州兴义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由于过早陨逝、政治因素和花边新闻捏造的“别墅风波”等原因,长期被教育界和史学界所遗忘。迄今为止,除了内部档案史料里几篇生平传略外,鲜有一篇或一本对王伯群相对系统、完整的研究论文或书籍。王伯群在当代史上被严重遮蔽!这不仅是对教育家王伯群的不公平,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史的不公平。于是,我们决计通过编撰《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一书,力求还原一个历史真实的王伯群。
革命生涯
为编撰本书,我们曾赴贵州兴义王伯群的老家景家屯走访。调查中,听到这么一句民谚: “一寸金,一寸土,一坝走出三将军”。原来,王家除王伯群外,他胞弟王文华为国民党陆军上将,堂弟王文彦为陆军少将,胞妹王文湘与何香凝等为中央特别委员会妇女部五委员之一。
从访谈口述和史料中了解到,王伯群生平好学,中西学术均有根底。幼时聪颖,跟随父亲王启元学习易、书二经,兼学阳明学、四书等。18岁入兴义笔山书院,随文史大家姚茫父、熊范舆、徐叔彝等专攻《孟子》《左传》和数理之学。王的一手漂亮书法、锦绣文章和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痴迷,均系在此打下的基础。1905年,20岁的王伯群以贵州首批官费生身份东渡日本,留学中央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前后六易寒暑,直至硕士生毕业。留日之时,清政不纲,王加入同盟会,结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位长辈人物:孙中山、章太炎和梁启超。他们倡导革命,同声相求,王与他们常相往还,砥砺切磋。
迨辛亥革命后,27岁的王伯群即返国参与实际工作。与章太炎、程德全、张謇等人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培植革命势力,主办《大共和日报》,揭举民主正义。1914年,袁世凯解散参、众两院,王赴北京参与制定《中华民国约法》,结束后回到贵州协助其舅父刘显世主政,担任护军使署参赞,积极推动护国运动。在他30岁那年的1915年,王以黔省代表出席北京的政治会议,调查北洋军队内容,“尽得其窳腐情形,及蠢蠢欲动阴谋”。于是,他与梁启超、蔡锷等确定以滇黔为发难地,公举反袁大旗。是年12月,王假道香港、越南抵达昆明,将讨论情况告唐继尧、李烈钧和熊克武,力促反袁。王返抵贵阳后,与胞弟王文华、戴戡召集黔省优秀官兵,积极筹备。云南宣布独立后,王伯群积极响应,策动贵州独立,并与王文华率部攻击湘部,迅雷飓风,震动海内外。贵州独立后,他先后出任贵州护军使署总参赞、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和黔中道尹等职。在担任黔中道尹期间,发现和提携日后成为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王若飞留学日本。
1917年,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极为愤怒,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断专行。32岁的王伯群代表贵州省长公署赴广州协助护法军政府工作,直接参与孙领导的护法运动。
他以护法军政府议和代表的身份赴上海参加南北和议,并得到督军兼省长的刘显世授权为贵州全权代表常驻上海。1920年冬,王跟随孙中山、唐继尧回粤,恢复军政府,任交通部长,可谓飞刍挽粟,劳绩卓著。次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王担任总统府参议,并被委任为贵州省省长,在回贵州的就任路上,行至铜仁受阻,转赴上海。
国民党改组后,孙中山倡议南北议和,和平统一。王伯群衔命随同北上,奔走各地。不幸孙中山逝世,南北议和破裂,王遂回上海继续进行国民革命活动。孙中山生前曾赠送王伯群一幅著名的五言联:“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以示激励和劝勉。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王出任上海财政委员会委员。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王伯群先后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交通部长兼第一交通大学校长和招商局监督,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连任。
教育事业
作为著名教育家,王伯群除创办大夏大学,担任董事长和校长(1927年-1944年)外,还担任过交通大学校长(1928年)和上海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1929年)。
1924年,原任教于厦门大学的欧元怀、王毓祥等教授,应300余厦大失学青年要求,在上海筹办新校。王伯群认为国家根本端赖教育,于是竭力赞助,慷慨捐资创办大夏大学,并被公推为董事长。自此,除参与政治活动之外,他后半生全力投入大夏大学的建设、发展和繁荣上。
王伯群既是大夏大学的创建者,也大夏的坚定擘划者和精神引领者。大夏创办之时,新建的大学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滩的大学多达四五十所,竞争殊为激烈。为谋求大夏之发展,王伯群秉承“服务国家,曰公曰诚”精神,与同僚一道,制定“自强不息”之校训,以此作为砥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倡导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职员苦干的“三苦精神”和“师生合作”、“读书救国”。他借鉴牛津、剑桥大学的管理经验,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行“导师制”,实施博雅通识教育,探索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创校十周年校庆时,王伯群阐明创校“四大精神”即:革命精神、牺牲精神、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他主持制定《大夏大学民族复兴教育实施纲要》,以民族复兴的教育为施教总目标,主张大学应“本学术研究之自由与独立,涵育革命与民主精神”,大学教育应符合社会环境,当以“复兴民族”为办学宗旨,强调“厉行人格教育,以陶冶健全之国民道德;提倡生产教育,以救济垂危之国民经济;奖励科学教育,以发展自然之无尽宝藏;实施军事教育,以培养民族之自卫能力”。
王伯群具有超强的经营管理和筹资理财才能。1930年,经王伯群多方劝募并自捐巨资,大夏大学在上海中山北路建成固定校舍(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和一批相关实验室、图书馆、大礼堂。本书披露的档案显示:到1932年底,学校捐款总额为38万,其中王一人捐款17万;可供2000人同时上课的群贤堂造价11.7万,他募捐了8.2万;占地66.9亩的丽娃河是他从荣宗敬手中募来的。杜月笙、何应钦、卢作孚,以及军界、政界、银行界的重要人物均是他募集对象。大夏发展到拥有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等5个学院和1个师范专修科,校园面积扩充至300余亩,成为上海校园最大的大学之一。
王伯群广为延聘马君武、吴泽霖、郭沫若、邵力子、田汉、谢六逸、何炳松、戴望舒等名师,培育出熊映楚、吴亮平、杜星垣、周扬、胡和生、刘思职、陈旭麓、戈宝权、陈伯吹、王元化等各行各业栋梁之才。另据不完全统计,仅院士和学部委员,大夏就出了15人。大夏社会声誉日隆,其美丽校园和优良的师资尤为人称道,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被誉为“东方哥伦比亚大学”。
王伯群礼敬教师,爱生如子,结交众多社会名流,且多有资助和施援。本书首次披露王伯群保护鲁迅一事。1930年3月20日,时任教育部长蒋梦麟发出训令,言大夏大学“竟容许反动派在校作公开的反动宣传,不加制止,殊骇听闻。究竟实情如何,应由该校长详细声复,以凭核办。”作为校长的王伯群,呈文报告说:“该(群育)委员会主席以鲁迅在文艺界亦负有相当声望,来校演讲,于学生研究文艺之兴趣上不无裨益,遂准如所请,及演讲既毕,始查悉当时演讲者不止鲁迅一人。”“据称此次请鲁迅演讲之动机纯为研究文艺。”在王伯群的斡旋下,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王伯群与理学院院长夏元瑮教授的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时为人传颂。夏元瑮是爱因斯坦的学生,我国最早译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者,曾任北京大学理科学长,1924年来大夏任物理学教授,1938任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1944年8月13日,夏突患心脏病,闻悉病状,王伯群极力组织抢救,并亲撰公函请求中国红十字会、军政部卫生人员训练所为夏教授提供血浆:“第念夏元瑮博士,为国内有数理学家,于学术界之贡献殊巨,为此函请贵会、所惠分AB血浆若干cc,如蒙俞允,毋任感荷!”
夏教授于18日不幸逝世,王伯群悲痛欲绝,含泪撰写布告,请全校师生参加夏的送殓仪式。同时给夏的弟弟夏元瑜致函,告知详情:“阁下与令嫂远在沪平……只得由本校与此间各界发起组织治丧委员会……举行盛大追悼会……医药丧葬费用,预计在三十万元,除由本校拨助十万外,并发动募捐及呈部请予褒扬”。之后,王伯群多次报告,请求教育部从优抚恤夏院长。在他的努力争取下,教育部最终呈请行政院优予抚恤,并转请国民政府明令褒扬。为解决夏教授家属的后顾之忧,王在大夏专门为夏元教授发起遗属养育金运动,建立夏元授奖学金等。这段超越校长与教授之间关系的手足之情,令人击节赞叹。
1937年8月,淞沪事变,抗战军兴。王伯群积极应对,寓救国于读书,他赴南京与教育部商定,在庐山组建我国抗战时期的第一所联合大学——复旦大夏联合大学。
大夏初迁贵阳,荆榛塞途。王伯群率领全校师生力克困难,群策群力,在极短时期里,建设新校园,举凡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无一不备。1940年,他多方劝募,择定贵阳城郊花溪2000余亩土地为固定校址。这样大面积的校区,在抗战后方的大学中,可谓一枝独秀。
大夏自迁贵阳后,经济上的困难与日俱增。王伯群殚心竭力,维持至1942年,深感经费支绌,经校董会同意,决定呈请国民政府援照复旦大学例,改为国立大夏大学。但教育部未征求大夏大学的意见,行政院硬生生将大夏大学改为“国立贵州大学”。
大夏师生、校董和校友闻悉后,舆论哗然,群起反对。特别是在校学生,啸聚操场,强烈抗议。国民党宪、警及保安团闻讯,旋把大夏包围。王伯群获悉消息后,赶忙前去制止,并召集全校学生于大礼堂讲话。他激动地说:“大夏是我一手扶植成长起来的,在过去18年的岁月里,我当了15年校长,为大夏耗尽了心血,但我一无所求。对大夏的爱护,我不落人后。大夏的成败荣辱,与我分不开。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我能把学校完整地迁回上海去”。他接着指出,教育部设立贵州大学,那是他们的事,让他们去办,与我们大夏无关。教育的自由和学术的自由,如人身的自由一样,是受法律保护的,是不容许他人或集团侵犯的。
王伯群的讲话,受到全体学生的热烈拥护,鼓舞了师生维护学校尊严的斗志和信心。由于全校师生校友态度坚决,又有昆明的西南联大、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以及贵阳的高等院校师生声援,行政院只好收回成命,大夏仍然保持私立。
大夏是内迁贵州最早、办学最长的一所大学,也是深入贵州社会最为切实的高校。自播迁入黔到1946年返回上海,大夏办学8年,在贵州有毕业生1576人,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迁去时300余名师生,离开时有1800余名师生,对贵州社会文化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伯群倡导大夏要在促进西南文化发展和资源开发方面作出贡献。“我大夏大学之抗战建国工作,自当遵从抗战建国纲领”,“然我大夏大学之在西南,为贵州最高学府,所负使命,既重且大。”大夏当“协助政府以开发西南之资源”,“促进西南之文化”。
他与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在花溪成立“农村改进区”,由大夏和当地政府联合开展建设实验,旨在力促百姓生活安定,努力于各项生产建设,实现“抗战救国”。大夏成立社会研究部,启动对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出版《贵州苗夷歌谣》《贵州苗夷社会研究》《炉山黑苗的生活》等著作,这些民族调查研究的成果,让外界重新认识了贵州人,启发了少数民族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于今天而言,仍具有现实意义。
在王伯群的执掌下,大夏拥有沪校、贵阳、并短暂开设香港分校,同时开办上海大夏附中、贵阳附中、南宁附中和重庆附中。大夏共培养了2万余名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极大的贡献。
1944年12月20日,王伯群因积劳成疾,在重庆逝世。他临终写下遗嘱,嘱文感人至深,足见其一生忠贞赤诚,志向坚定,心怀远虑。遗嘱曰:“余追随先总理奔走革命于今三十余年,才力绵薄,恒少建树,正思振奋精神,努力补救,今竟一病不起,事与愿违。此后切望吾党同志一心一德,争取胜利,以完成抗建大业。吾大夏校友,服务国家,尤须力行公诚二字,以发扬大夏之精神,余虽不及见国家复兴,世界和平,但知革命成功之有日,此心亦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