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1月27日 星期三

    古代本土城市规划的现代价值

    赵静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1月27日   22 版)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计18卷,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基金出版资助项目。由著名建筑学家、城市规划家、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担任总顾问,王树声教授担任稿件总撰稿人。本系列是对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的基础性研究成果。项目以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为基础,以每座城市在历史上的具体建设实践为切入点,探寻中国本土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脉络和经验,着力发掘中国本土城市规划在价值追求、规划要旨、建设模式等方面有别于现代城市规划的特性,进而为揭示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的现代价值、传承中国本土学术奠定基础。

        项目共选取3500余幅古代城市图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其范围涉及到古代都城、省城、府城、州城、县城等1400余个城市,借鉴古人“左图右史”的传统,从“图”和“文”两方面展示每座城市的历史规划经验,并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城市人文空间规划、城市古迹保护与文化传承、经济繁盛时期的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与风景的营造理念、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城市规划建设中循吏的贡献、城市规划的“文人+匠人”模式、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中华美德等方面总结出3600余条传统规划与营造经验。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18卷,首卷为《天下卷》,其余分别为《北京天津河北卷》《山西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卷》《上海江苏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台湾卷》《江西卷》《山东卷》《河南卷》《湖北卷》《湖南卷》《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卷》《重庆四川西藏卷》《云南贵州卷》《陕西卷》《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卷》,从中华文化和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视野,探寻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真意,展示出最具生命力的中华人居智慧。对于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资鉴当代人居环境建设,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科研将有助于提高当代中国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及其在校学生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传统城市规划素养,改变当代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理解误区,增强中国城市本土规划创作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本项目的出版将有助于对中国本土的城市规划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城市文脉的传承,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提高中国对本土城市规划价值具有十分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

        由于本项目的巨大学术影响力,2015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重拾中国城市的“山水传统”》的文章以及吴良镛院士题为《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评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