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1月20日 星期三

    我教《辞海》

    彭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1月20日   14 版)

        小时候,家里很穷,是靠村里开个家庭困难的证明免费上学。到读初中时,同学们都有《辞海》,而我却没有。那时候,看到别的孩子查《辞海》的样子,馋的我直流口水,心想,我什么时候能用上一部《辞海》。

        有一次,我帮着家里盖房子,上梁的时候,被木棍砸了腿,不能上学。我怕自己上学后跟不上课,就央求父亲给我买一本《.辞海》,父亲没有答应,因为家里实在没有余钱。可没过几天,父亲给我弄来了一本《辞海》,崭新的。我像得了宝一样,每天看着语文书,查《辞海》,查字的读音、字义。我在家休息了半个月,等到上学了,我的语文成绩不但没有下降,考试的时候,反而在班上得了第一名。我回家给父母报喜,母亲的眼睛却润湿了,她说,父亲为了给我买这本《辞海》,先是去亲戚家借钱,转了几家,人家都不肯借。最终,父亲只好卖血才凑够了钱。听后,我大哭起来。从此以后,这部《辞海》一直陪伴着我。

        如果珍惜一件东西,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不但学习时不认识的字查《辞海》,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也要查一查《辞海》,翻看《辞海》成了我业余时间的重要任务。

        渐渐地,我通过《辞海》热爱上了文字,也热爱上了文学。那时候,市报是我业余时间最爱看的报。有一次,我竟然在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散文,文章虽短,却影响深远,顿时我成了村里的名人,大家有不认识的字都来问我,我也成了当时村里的“小老师”。

        我读初中那年,开始全民扫盲运动,村里给我买上一本崭新的《辞海》,把我扶上了扫盲老师的行列,放了学,村里管饭,吃完饭,我坐村里准备好的教室里堂而皇之地当起了老师。

        当老师的日子,下面坐着的扫盲大军什么样的人都有,男女老少,有纯文盲,有半文盲,还有故意来“找茬”的主儿。不管台下学习的什么人,我手中握有《辞海》,什么样的字都不在话下。对扫盲大军人员复杂、良莠不齐的状况,我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让大家学习最简单的字,每天只学10个字。这种教学法对于有点儿文化的人来说并不觉得累,可扫盲大军中,老头老太太居多,他们认字有些慢,有些人脑子特别不好使,一个字要反反复复地读给他们听,写给他们看,还要手把手地教,第二天,还要复习一遍。这种时候,也有半文盲觉得这样进度太慢,就给我提意见。最终,我决定,等一天的课讲完了,给这些半文盲加课。很快便形成学习的好风气,那阵子大家见面了口头语由原来的“吃了吗?”演变成“今天又认了几个字?”“这个‘否’字怎么读?”“我能写简单的信了,昨天还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呢,你呢,能写信了吗?”

        认字的人越来越多,我的学业也变得紧张起来,我辞职,刚开始村里不同意,说大家跟我有了感情,还想多认识些字呢,怎么说辞职就辞职呢?听村里这样说,我有点左右为难。

        我找到村长说,让大家识字,我有好主意。村长忙问,什么好主意?我说,给大家每人买一本《辞海》,我教大家怎么查《辞海》,这样一来《辞海》就是最好的认字老师。

        村里买不起那么多《辞海》,就发出通知集资。最终三人一组,配备上了《辞海》,三个人一本,一天换一个人。由于对书的渴望,大家对认字更是产生了浓厚兴趣,我用几天时间教会大家怎样查《辞海》。

        经过几年培训,村里的文盲数量大大减少。一次,省里有个领导来我们县考察,县里推荐来到我们村。当时,村长让我请假陪领导考察,那位省领导还专门鼓励我继续努力,争取一年内彻底消灭村里的文盲。等省领导走后,村里专门给我买了一套《辞海》。这两套书陪伴着我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大概因了我教过他们学字吧,持续多少年,我只要回到村里,不论男女老少都“彭老师”地喊呢。

        如今,大家对待任何书已经不像过去那般爱护和珍惜了,可我那套《辞海》却是一直珍藏着,因为我更加珍惜那段历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