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日本也有火星文学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2月30日   17 版)
    神林长平及其火星三部曲

        随着好莱坞科幻大片《火星救援》的热映,与火星有关的科幻文学也掀起了一波热潮。资源匮乏、天灾频发使得日本人具有先天的忧患意识,更容易通过科幻想象来为这个国家寻找出路,而火星正成为日本人的下一个想象目标。

        谈到日本科幻小说中与火星有关的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推理小说鼻祖江户川乱步创作于1926年的《火星运河》,这是一篇诡奇荒诞的短篇小说,其中描写的透镜带有科幻色彩,不过通篇基本都是光怪陆离的想象,几乎没有情节可言。

        日本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神林长平历时20多年创作的硬科幻风格的“火星三部曲”,堪称日本火星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开篇之作《平抚你的灵魂》出版于1983年,第二部《帝王之壳》、第三部《肤之下》分别于1990年和2004年推出。火星三部曲描写在遥远的未来,由于月亮与地球的战争,导致地球荒废,人类面临灭亡的危机。在完成地球复兴前的二百五十年间,人类被置于冷冻睡眠状态,移送到经过改造之后适合居住的火星……评论界认为,火星三部曲堪与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相媲美,充分体现了日本科幻作家的忧患意识。

        日本当代最著名的科幻作家当推2011年去世的小松左京,他花费9年时间创作的《日本沉没》于1973年出版,创下了上、下集四百万册的销售记录,堪称日本战后第一畅销书。小说中关于日本列岛沉没的科学论证,“可与硕士论文相匹敌”。小松左京曾在接受《读卖新闻》的采访时说,《日本沉没》发表时距离叫嚣“一亿玉碎”的战争已有二十多年,人们沉浸在经济高速成长的乐观情绪之中,他写《日本沉没》的目的,就是想再次让日本人直面国土沉沦的危机。

        近年来,日本科幻小说正逐渐渗透海外,尤其是欧美主流市场。除两度获得美国科幻小说奖外,日本科幻作品还被好莱坞搬上了银幕。2011年,已故知名科幻作家伊藤计划凭借他的代表作《和谐》(Harmony)赢得美国科幻小说奖中最负盛名的菲利普·K·迪克奖,这也是日本科幻小说首度在世界科幻小说界获得殊荣。《和谐》出版方、早川书房《科幻杂志》主编盐泽快浩表示,《和谐》的取胜之道在于用细腻的笔触演绎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它所描写的过度管理的社会不仅影射日本,在世界范围也具有警示意义。

        评论家长山靖生说,一度畅销的日本科幻小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陷入低谷,是由于经济低迷使人们仿佛得了癔症,丧失了对未来社会的思考力。然而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人的精神逐渐强健,开始考虑如何在严酷的现实中生存下去,这或许就是日本科幻小说再度掀起热潮的背景所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