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读懂了章太炎

    朱晓剑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25日   03 版)

        晚清至民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千年之大变局”,各色人物竞相登场,演绎出的文化风貌让近代中国文化史丰富而又多元,这其中的国学与西学之争最受人注目,若将这段历史放入到大历史中去考察,或许能发现这是传统文化每次面临鼎新与变革之际所采取的态度,不管是迎接还是拒绝,都无法阻挡历史潮流。所谓的“逆袭”在文化上存在的几率并不是很多,哪怕是一时占据优势,也终将被新的事物所替代。那么,章太炎在这其中的角色又是如何,作家、学者伍立杨先生在《潜龙在渊:章太炎传》中,给以清晰的定义,厘清其在历史角色中的价值,让我们更容易读懂章太炎。

        作为传奇人物的章太炎,其一生的故事丰富多彩。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又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国学大师。他的经历,无论作为英雄豪杰,还是作为文学家学术家,都极其丰赡而有魅力。伍立杨先生并非是局限于章太炎传奇故事本身,而是从历史事件入手,条分缕析其思想变化之根源,从而将其还原到历史的现场。

        从史实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从晚清至民国,章太炎一直处在“争议”的中心,早期的与康梁之争,从与孙中山相识,赞赏其气度再到纷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缠斗,以及民报时代的纸上作战……总的来说,章太炎是一直在前行,只是更多的时候环境使然,并不如愿,他的数次出走就是最佳证明。

        晚年的章太炎是寂寞的,也是孤独的。能够像邹容那样的人物似再无交集,抗战时期,他所留下来的遗言可谓是最强音:设有异族入主中原,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这与同时代的文化人相比,也是不逊色的。在我看来,关于近代文化的论述,常常是着眼于进步力量,却忽略掉了传统文化的承继。这种情况下,章太炎也算是“陌生人”的吧。但在近代史演进史上,倘若少了这样的人物记述,实在是过于偏颇的“史观”。从此看对章太炎式的人物的书写,却是功莫大焉。

        不过,相对于流行国内的流行传记的写法,《潜龙在渊:章太炎传》对传主抱着“历史之同情”的意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这我倒赞同学者卢礼阳先生的态度,不能因是传记,就忽略掉传主的局限性。如此才能更好地贴近历史。“歌德式”的传记在今天,似成为一种主流,岂不知一个人的生活,不管是境界多高,视野多宽,都是有着局限性的,这恰如古人所言的“人非圣人,孰能无过”,那么,关于章太炎的是非功过,今天来看,并非是批评或溢美就能解决的问题。

        伍立杨先生所勾勒出大师章太炎的形象轮廓,是对历史的尊重与回归,更包含了对现代中国文化进程的独特视觉,或如此书的结语:老兵永不死,他只是悄然隐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