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的航标

    ——评《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丛书

    徐志武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25日   22 版)

        2014年,我国广义的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高达3387.7亿元,作为信息传播重要形式的数字出版在现代社会已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等载体形态的边界愈发模糊,内容对载体的依赖逐渐减弱,使得原本由内容和市场决定的出版方向偏离了原有轨道,出版界人士在新的环境下犹如盲人摸象。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迫切需要新航标的指引。在政策层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先后颁布,将数字出版列为科技创新的重点;在理论探讨层面,201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丛书可谓恰逢其时。

        一

        《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图书既是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图书,又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套完整论述数字出版的丛书,涵盖了数字出版基础知识、政策环境、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实践应用等内容。该系列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担任丛书指导委员会主任并作序,由方卿、徐丽芳、高昂、唐俊开、王强、汤帜、刘锦宏等一大批产业界、学界和出版行业管理人士主笔,其权威性、系统性毋庸置疑,深入浅出的分析方法和写作方式使得该系列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亦很强。

        丛书一共9本,包括主要介绍数字出版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的《数字出版概论》,注重应用与实践的《数字出版案例研究》,关注产业发展和企业运营的《数字出版产业管理》和《数字资产管理》,讲述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出版环境中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如何相互支撑、相互借鉴、互谋发展的《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以及阐述数字出版技术的《数字出版元数据基础》《DITA数字出版技术》《HTML5技术与移动出版》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

        《数字出版概论》以出版环境的变迁为出发点,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内容组织与发布等数字出版技术;对包含内容获取与格式转换、排版设计、内容管理、产品发布和产品策略的数字出版产品设计、开发和发布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数字出版产品价格的因素、定价目标和方法以及数字出版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在对数字权利管理(DigitalRightsManage⁃ment,DRM)进行介绍的过程中,作者重点介绍了DRM在电子书、电影、音乐、电子游戏等方面的应用,然后以Adobe的电子书DRM和Apabi的电子文档DRM系统为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数字出版标准和数字出版教育与培训两部分,作者对实践中的应用标准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加实例的研究与分析。

        《数字出版产业管理》是该系列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最紧密的一本。作者方卿、敖然等在分析数字出版产业链、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模式等产业发展规律和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对现代技术背景下的数字大众出版产业、数字教育出版产业、数字学术出版产业、开放存取出版等国内外数字出版产业领域的运作和管理等实践问题进行了逐一、深入的分析。书中所进行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研究对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数字资产管理》就数字内容的类型与特点、采集获取技术、组织与存储方法和策略、检索与重组技术、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介绍,在使读者对数字资产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模式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最后对数字资产的价值评估进行了量化分析。

        《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有选择性地介绍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互相可以借鉴、参考的技术,对数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突出介绍,对资源服务系统的设计问题和技术标准设定问题进行了重点描述,对数字出版、数字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作者对具体的实践操作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数字出版案例研究》分别从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等领域有针对性地选取了41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如,在第一篇“大众出版领域的内容提供商们”中就不同的数字出版实践选取了14个案例,类型包括报纸(普通报纸、党报)、杂志(网络杂志、纸质杂志)、网站(期刊经营网站、文学创作网站、视频播放网站)及其游戏频道等。报纸类选取了《华尔街日报》,就其报网一体和社交互动“无所不在”的数字化战略进行了详细分析;期刊类采用对比分析法就较为典型的《国家地理》和《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网站的内容组织、服务功能、盈利模式等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深入吸取及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显然有助于出版界从业人士学习借鉴以加快传统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DITA数字出版技术》从多个层面对有关DITA标准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与此同时提炼出了主题、映射、领域专门化、样式渲染等重点内容,并结合词典辞书、国家规范配以DITA的行业典型应用实例分析,帮助从业者了解DIITA的应用领域和出版流程,引导读者对DITA标准细节部分的关注和探讨。

        《HTML5技术与移动出版》中,作者对HTML5的新功能和新特点及其在移动浏览器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以案例为基础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移动开发框架Jquery Mobile和SenchaTouch以及PhoneGap应用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对HTML5在移动出版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讲述,以期读者在使用本书时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

        《数字出版元数据基础》一书主要对作为内容组织管理工具的元数据ISBN、ISSN、DOL等,以及用于内容描述的DC元数据、机读目录格式、图书ONIX等标准用应用示例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都建立在前几章对数字出版元数据的基础概念、作用、现状以及数字出版流程所涉及的元数据标准及其内容、功能和特点进行充分阐释的基础之上;而对于不同元数据之间转换技术的介绍则是为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元数据应用问题。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除了介绍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及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外,对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各个要素和相互关系也有所阐述,对各项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所探讨。

        二

        本丛书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数字出版概论》《数字出版案例研究》《数字出版产业管理》《数字资产管理》《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5本,对数字出版的基本理论问题、业务实践问题、产业管理问题和经典案例进行了剖析;第二部分包括《数字出版元数据基础》《DITA数字出版技术》《HTML5技术与移动出版》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4本,主要介绍了与数字出版产业息息相关的一些技术。从前沿的互联网技术到新式的人才培养战略,从基础的概念特征到具体的数字出版产品策划工作,从基本的理论规律到操作性强的实践环节,从产销互动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很好地涵盖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式问题。因此,无论是出版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可以在丛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读本。《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丛书在京东、卓越、豆瓣等平台上都获得了热情评论。其中,该系列图书突出的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阐述问题的做法,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较浓厚的学术性和严谨的写作态度是最经常被读者提及的。

        《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的优点很多,单是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就可以使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让读者感觉历久弥新。但是在一片赞誉声中,我们也应该本着严谨、求真的研究态度,看到其不足之处,并期望其在再版时能够更加完善。首先,除了《数字出版概论》的部分章节,该系列图书对于媒体的融合发展鲜少涉及。技术支撑和媒体交融是数字出版发展的两大重点,该系列图书显然更偏向于技术方向。尤其当前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各类媒体在竞争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继续融合,已然是出版界的常态。但是在《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丛书对于出版媒介交融的历程、媒体交融的互利因素、数字技术对交融的影响等论述和介绍甚少。其次,丛书的每本著作都由两到三个作者共同完成,这固然一方面可以吸收不同作者之所长,但是无疑也增加了行文的跳跃性和著作内部风格的不一致性。再次,由于丛书的专业性强,尽管作者和编者都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但是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或许仍会发现在阅读过程中有深涩难懂的地方,有枯燥烦闷的时候,这就需要读者们克服各种困难去阅读、去思考。

        但瑕不掩瑜,该系列丛书将诸多影响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等宏观和微观因素都考虑了进去,深入地解剖了整个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引导读者从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各部著作的不同作者虽然研究的都是和数字出版相关的对象,但是研究角度却各不相同。该系列图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之多和社会背景之广,所普及的知识之广泛,是迄今为止国内论述数字出版的出版物中很罕见的。因此,由学界和业界专业人士执笔的《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丛书无疑是探索数字出版运营模式和发展态势的指路明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