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经典——墨子
(详见4版)
环保如何更“接地气”
当前的中国政府与积贫积弱的民国政府已不可同日而语,无论科学的有效性,还是政府的行政能力,都远远超过彼时。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资源开发问题,却有日渐严重的趋势。当我们被这些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时,回望历史或是一个明智之举。过往乡土社会的地方风俗,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流逝,但它们依然残存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之中。谁也无法否认当下中国存在多样的地方风俗、省籍意识,甚至是多元的宗教信仰,它们理应在一个大谈环保的当下被吸纳进讨论的议程之中。就像穆盛博在书末建议的,“如果中国政府能够认可现有的社会惯习,并尝试将它们导往一个更为持续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帮助制定出一些现实可行方案来取代生态破坏活动,那么中国政府的环境政策有可能会被证明更为有效”。(详见9版)
我们何以成为纳税人?
在我国当前的语境下,税收最终是与消费相联系。从情理上,不承认间接税的真正担税人是纳税人,显然有违公正原则,在税法上,真正的负税人又难以被称为纳税人,两者存在悖论。这种间接税税制因其易转嫁性和隐蔽性,结果便造成了普维尼所谓的“财政幻觉”,即纳税人的纳税身份被完全遮蔽。税法上的纳税义务人缴纳的税金最终由消费者负担,虽然民众在消费活动中缴纳的税金远远超过了通过所得税缴纳的税金,但绝大多数人往往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负担了税收,不知道这些税收的实际归宿,若与己漠不相属者,皆此之由。与以前其他各种商品税调整少人关注的情形相比,2011年个税法修改之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原因就在于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税,税收归宿笃定如山,直接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使纳税人真切地感到了“税痛”。当然,我国选择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并非为了“蒙蔽纳税人”,而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从客观来讲,间接税制虽然有利于减少征收的阻力和成本,但这种制度选择从来就不是民主财政的选择模式。 (详见13版)
《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入了伪书
我在2013年1月23日的《中华读书报》上,曾发表过一篇拙文《整理古籍应有敬畏之心》。该拙文首先肯定国家重点立项的八百巨册影印本《清代诗文集汇编》,认为是百世千秋功德无量的工作;同时,也指出了该《汇编》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如诗文别集汇编中竟混进了少许总集、合集,甚至还有民间日用类书、小学考据类书、刑律类书、笔记类书、诗话类书、判案集、尺牍集等等。还有,《汇编》编者所撰清人的小传也时有错误,特别是常常考证不出生卒年。拙文指出这些差错,并具体例举两本书,此后好像也未引起学术界、出版界,特别是主持者的任何反响,令本人深感纳闷和寂寞。现在,我就再举出一条:《汇编》中还收入了伪书!(详见15版)
季羡林本科毕业论文考证
季羡林先生是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1770—1843)的早期译介者之一,他译之为“薛德林”。在《季羡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版)第十三卷收入了两篇相关文章,一篇是《近代德国大诗人薛德林早期诗的研究》,文后有季羡林写于1934年8月4日的“后记”;另一篇是《现代才被发见了的天才——德意志诗人薛德林》,文后标明写作日期是1934年。在后者的“跋”中,季羡林先生开头就提到“这是我61年前清华大学的学士论文,原名The Early Poems of Hölderlin,是用英文写成的”。200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再版了《季羡林文集》,这两篇文章收入第七卷《杂文及其他一》,内容基本不变。(详见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