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当前的长篇小说创作看上去不那么深奥,但实际上是影响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什么长篇小说近些年如此繁荣兴盛,本身就值得研究。”近日在鲁迅文学院召开的“格局气象与中国经验表达——当下长篇小说现状研讨会”学术论坛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评论家阎晶明抛出问题。
在阎晶明的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中国没有多少长篇小说,如今当年中短篇小说创作高手几乎只致力于长篇小说;而青年作家上手就是长篇小说创作。中国文学进入长篇时代到底为什么?评论家雷达指出,长篇小说现在被称为第一文体,与国家政策、文化政策的调整有关,也有市场化的因素。“这个时代不写长篇小说不是大作家,作家们以长篇创作为荣,这也是促成长篇小说繁荣的因素。”雷达认为,20世纪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的创伤、民族解放的道路,在全世界是没有的。不管是民族的还是个人的经验,需要从容的喷发和释放,而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适合的载体。
雷达提出,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有几个突出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一是数量和质量严重不平衡。创作的需求和写作资源的匮乏形成尖锐的矛盾,很多作品显得很空洞,没有深厚的人物,甚至找不到丰满的细节,似曾相识同质化的东西比较多;二是文学作品的思考不够深入。有的作品缺乏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鲜活饱满的人物和精致的结构,思想和意识脱节;三是创作上出现作坊式、拼贴式的匠心和手艺,有的小说大量充斥着镜头感,抽离了文学中应有的诗性、人生的哲理和感悟,显得比较空洞。长篇小说创作需要调整,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扩大视野,深入生活,能够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