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建剧场越来越多,在演艺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但是,中国人建的剧场,中国人管理的剧场,中国观众为主的剧场,不能只注重演出交响、歌剧、芭蕾‘洋三件’,也有责任为弘扬民族艺术尽力做好薪火相传的工作。演出市场不能只是被动地去适应,更需要积极地去引导。”日前,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强调,戏曲推广尤为需要“播种式”营销。(9月16日《光明日报》)我非常赞同林宏鸣经理的观点,传统戏曲就是要用现代意识和创新理念来推广。
戏曲已然到了面临存亡考验的时刻。2013年文化部曾公布,1983年全国共有374个戏曲剧种,到2012年已经减少到286个。正因此,2013年7月,文化部出台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当时,地方戏曲、曲艺、木偶戏及皮影戏界相关人士表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而就在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
但是,政策扶持只是权益之计。如果仅靠政府出台政策进行保护与扶持,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市场规律作用下,戏曲剧种数目锐减或是一种无奈的必然。要想拯救它们,最终还得回归艺术本身,靠实打实的作品及表演去赢得观众,抢占市场,而不能永远躺在政策扶持的“保温箱”里,失去了适应市场、搏击市场的能力。
戏曲走到今天之“鸡肋”地步,固然与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及欣赏口味的不断变化有关,但其自身跟不上时代节拍的“软肋”,更是责任重大。任何一门艺术,都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停滞不前必然遭观众嫌弃和时代淘汰。可是,除了各地间或举办点戏曲(票友)比赛,其它有什么推动性活动呢?尤其是戏曲界人士,这些年到底为弘扬戏曲艺术做了多少工作和努力,到底有没有研究戏曲跟不上时代、不受观众欢迎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如何改进?
2008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可以说令京剧届一阵风光,甚至被认为是有力宣传和推广了京剧艺术。可是又有人说,《梅兰芳》重在反映梅兰芳大师的传奇一生,并未过多展现京剧这门艺术,并未承担起宣传和推广京剧的责任。事实上,一部电影,又能如何承担起宣传和推广京剧的重任呢?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还得靠京剧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其它戏曲剧种,同样如此。
几年前,北京保利剧院曾上演了一台以梅兰芳时代为背景,遴选梅派代表剧目精华段落并用戏剧情境串联的主题京剧演出——《穿越“后梅兰芳时代”》。这部“杂交”作品,遴选《牡丹亭》《游龙戏凤》《四郎探母》《虹霓关》《贵妃醉酒》等梅派代表剧目精华段落,并用戏剧情境串联的方式进行演出,因而受到一定好评。如今的演出市场中“跨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将土生土长的国粹艺术京剧与从异邦舶来之话剧联姻的还不多见。而观众需要的,或许恰恰是这种中外结合、土洋结合的“杂交”演出及其作品。
另外,戏曲之所以失宠,与其篇幅较长也有一定关系。早期娱乐活动少,人们难得欣赏上一出戏,当然不在乎戏有多长,甚至会觉得越长越好。可现在不同了,看一集40多分钟的电视剧,中间都要换几次频道,谁还有耐心坐在那里听上两三个小时的一台戏?如果创作微型剧目,每部戏也就几十分钟时间,或许会有更多的观众去欣赏、体验一下。假如再短,像相声、小品等那样,每个节目十几二十分钟的,结果又会怎样呢?再往歌曲靠拢一下,多来些像《说唱脸谱》等那样的戏歌,不是更受观众欢迎吗?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没准真能推动戏曲发展。
广东省郁南县赵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