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微时代”: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变革

    杨宇静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0月28日   13 版)

        《“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是学者们在面对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通过对文化和艺术的分析,梳理政治经济现状和走势,关照普通人真实生命体验的思考结晶。作为一本论文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对微时代的文化与文学、影视艺术、传媒与社会、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分析。学者们大多从使人眼花缭乱的具体现象入手,试图抽丝剥茧,窥探真相,道出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人的异化、权力的阴谋、生存的困境,或者民主的进步、抵抗的表达、权威的解构。观点的对错当然要交由历史去评判,但是此刻我们需要这些阐释以缓解我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认知当下,直面未来。

        本书中所谓的“微时代”,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和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日常生活方式及艺术形态带来革命性变革的现实背景。所以,本书中出现了大量对此类文化现象的思考,如《微博使用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建构的影响——基于在校大学生“新浪微博”使用状况调查的研究》《网络视频新闻微博传播中的文化政治》《自由,在场,未定的共同体——微博式生存的内在分析》等对微博引发的政治参与等问题的思考;《微信的双重消费逻辑与大众消费狂欢》《微时代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消费》等对微信引发的消费与生活方式变化等问题的思考;《微电影的特殊美学》《微电影艺术:满足需求创造市场》《微电影研究的公共性问题及其辩证反思之路》等对微电影的现状、优势与不足等问题的思考。除了这三大现象的集中探讨,还有一些其他微时代文化现象的分析,比如网络谣言、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网络小说、恶搞、“萌”的流行、微营销等。甚至有文章关注到了微时代边缘的老年人群体,《老年人的“微时代”日常生活:一项基于访谈的研究》。看到这里,不禁想问,微时代的农村是什么样一种状况呢?9亿人口的中国农村似乎在微时代里是失语的,至少在学者们的视野里,它是缺席的,假如有人能够对此深入调查和研究,想必是十分有意义的。

        这些包罗万象的研究对象,当然是源于学者们直面现实、直击热点的研究态度,是面对突然降临的快速变化的无所适从,同时也是对每一样事物都审慎地细细揣摩。所以本书并不只是拥抱新事物的欣喜,也掺杂了困惑和担忧。虽然,在书的开篇,陶东风老师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微时代的美好,个性、自由、草根、青春,然而在后面的研究文章中,很多文章指出了微时代人的孤独和疏离,人们失去了反思和理性能力,国家权力的加强,个体的逃避;不仅如此,微时代背后是大国崛起,贫富差距扩大,青年人失业等严峻的社会问题。在这些基调的文章里,微时代表面的丰富繁华背后其实是万马齐喑究可哀。

        当然,任何新的流行都不可能是完全负面的,微时代不是绝对可怖的,它有自身的优势。就像《颠覆与重建:“微时代”的后现代美学征候》所认为的,微时代消解真理,回归感性,解放身体和欲望,为人性解放、社会民主、艺术自由准备了土壤;也如《网络女性写作中的酷儿文本与性别化想象》所认为的,网络耽美、变身、女尊小说,突破原有性别规范的束缚,争取更大言说自由,构想更平等的社会身份和权力关系;如《当林妹妹邂逅“微时代”——〈红楼梦〉的媒介转型》所认为的,网络时代,大众参与的红楼梦经典的接受,消解了曾经的权威和真理中心论,使得经典成为表达受众,满足受众意愿的平台;如《微民主与现代公民性建构难题》所认为的,微时代为公众自由表达意见、认知社会、实现知情权、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和监督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微时代具有颠覆性,使得民主意识增强,推动世界的革命性变革,寻求权力合法性,重构公共理性和社会契约,指向普遍正义。这恐怕是微时代最理想的旨归,也是我们共同期待的未来。

        无论是对微时代碎片、流动、消解深度的忧患,还是对其多元、民主、消解精英与大众界限的欣赏,很显然学者把微时代置身于后现代之中,王小平在《颠覆与重建:“微时代”的后现代美学征候》中说,微时代是后现代主义时代;《微时代的艺术生产与传播——以影视艺术为例》认为,微时代的影视艺术与后现代的世俗、碎片、浅表、快感,去中心化、去本质化互为映衬;《“微时代”与电影批评的命运》把微时代看成是真正的后现代社会的来临,把后现代所谓的消费性、多元性、去中心化、破碎性当成是当下微时代的最贴切表达。众所周知,后现代理论向来不是界限明确、思想单一的概念,所以这一理论大背景下对微时代的态度也褒贬不一。贬者如《微时代的文化霸权建构——以全球流行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为例》,看到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对意识形态的操控;《微客、微话语与“复杂思想”的消解》看到了民主的幻觉、政治想象力的丧失、深度反思变革现实的无力;《微时代的后人类——信息空间中的科技生命》看到了人们在新信息的震惊感中快速遗忘,冷漠麻木,陷入更深的孤独中……褒者在对微电影的解读中十分突出,《微电影研究的公共性问题及其辩证反思之路》认为微电影开启了非国家体制的公共文化空间,连接了大众的价值判断,没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叙事,将文化实践指向了人本身;《微电影的特殊美学》指出微电影有青年亚文化和草根文化的特质,碎片化、细节化、节奏化的美学风格,切入现实、贴近普通群众的内容;《见微知著:微电影与微文化》认为微电影可以在这个碎片化导致无根感、焦虑、孤独、漂泊的时代里,给人们学会珍惜生命,积极生活,感悟存在的正能量。然而,笔者以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一切乐观都值得警惕,就像当年微博风靡的时候,人们几乎是欢呼雀跃,以为真正自由发声的民主时代来临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公共的平台上监督政府,推动热点事件的进展。可是,公共性的微博的式微,更加私密化的微信的崛起说明了人们最终还是远离了热情的政治参与,回归到朋友圈中。

        当我们把微时代放在后现代的理论视野下思考的时候,也许感受到了一种理论的无力。把微时代当成是后现代的进一步深化,并不能够解释当下的一切。就拿后现代当年宣称的解构权威来说,在今天看来解构的似乎只是精英文化的权威,政治的权威、资本的权威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微时代,它对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音乐、微营销、新媒体这些虚拟世界之外,罗小茗的《“社会生活噪音”的诞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值得一提。作者独辟蹊径,没有关注“微现象”,而是深入了“微思维”。微文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微文化熏染下的人们“不去思考支配着具体治理方式的主导性逻辑,不去理解固有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市场以及媒体话语如何规定乃至操纵人们对既有问题的思考方式”而是陷入一种个人追责的纠缠中。作者通过探究当下都市生活中社会噪音问题的根源,看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可怕。作者指出所谓的噪音,不是一种天然的属性,而是由权力者界定的规训之物,人们对于“大妈广场舞”的指责,其实是由权力者主导的,把人们对于城市噪音的不满发泄引向一个模糊的“他者”群体,从而掩盖城市噪音问题其实是城市规划者的失策和商品房开放的当下土地变成私人消费后的城市空间矛盾的突显。所以,作者认为,真正应该为城市噪音负责的不是替罪羊的广场舞大妈们,而应该是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这一文章以其看似远离“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主题的内容指出了比文化艺术更加深刻的微时代思维方式的可怕,触动了权力批判和城市建设这些十分重大却具体的议题,成为本书论文中的一个亮点。这也提醒我们,思考微时代,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和被主导权力驯化的个体的思维方式。微时代培养的“微思维”才是真正能够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的最强大的力量。

        我想,我们之所以研究微时代的这一切,是因为我们生在其中,无论多么保守顽固、超脱潇洒,我们都无法不打上它的烙印。我们不想使用微信,但是如果不使用,就没法和同学朋友亲人交流,就会被排除在人际关系网之外;就没办法了解所在公司单位的政策法规、通知通告,就没办法开展学习和工作。微时代之下,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社会特质、文化面貌的变化,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经验的变化,我们不得不面临那个终极亘古的话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面临自身,这就足以构成我们思考微时代的动力和意义。这本以青年学者为主要力量的《“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体现了有志之士对当下社会有温度、有深度的关怀,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微时代”的利弊,学会利用其优势,警惕其不足,使得技术进步成为人类的福祉,而不是灾难。

        《“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汪民安、盖琪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