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10月14日,这篇讲话全文发表。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国文艺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这一论断在文艺界和社会各界都引发了热烈关注和讨论。我们在此刊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前董事长、总裁陈昕先生的文章,从一个老出版人、老上海人的角度提出和讨论“建设上海文学高地”这一命题,或可看做对总书记讲话的一份响应,相信对于文艺界、出版界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重振上海文化雄风,一直是上海文化界潜意识里不息的冲动和不变的夙愿;打造上海文学高地,繁荣上海文学事业,近年来也一直为上海文学圈热议。本文拟从出版的视角对上海文学高地建设谈点不很成熟的意见。
一、上海文学创作在历史上的地位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商埠频开,中国的文化中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降,在上海形成不可争辩的文化高地。其中的重要标志是近现代出版业发轫与成熟于上海,一大批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交汇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作家、艺术家、批评家被吸附来上海,形成了商务、中华、开明、生活和《新青年》《语丝》《论语》等声名赫赫的出版社和期刊,出现了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太阳社等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社团,聚集了鲁迅、茅盾、巴金、郭沫若、夏衍、郁达夫、丁玲、沈从文、施蛰存、张爱玲、萧红等文学大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代表。
这一时期,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一是近现代出版业在上海发端并迅速形成规模,为文学的发布与传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二是那个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不断,上海租界给作家艺术家提供了相对平静安定的生活环境;三是北洋政府对新文化、新思潮的反对和压制,与上海较为宽松的思想交流境遇形成巨大的落差,致使大批的文化社团和名人迁往上海;四是作为当时远东最重要的国际化城市,上海八面来风,较少受传统束缚,商业文明与国际无缝接轨,造就了东西方文化、文学流派的自由交汇、碰撞,既激发了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力,也拓展了他们的创作视野。一言以蔽之,活跃的思想、宽松的环境、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和新型出版业的兴起,为上海文学艺术提供了繁荣的土壤和气候。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些著名出版机构北迁和文化名人分批进京,北京遂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但由于文化集聚与积淀的惯性作用,上海在文学创作和文学出版上大体保持着与北京双雄并峙的重要地位,拥有巴金、周而复、吴强、茹志娟、王西彦、王辛笛、靳以、赵清阁、柯灵等优秀作家,创作或出版了《红日》《铁道游击队》《上海的早晨》《霓虹灯下的哨兵》《百合花》等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精神的名篇佳作。
新时期到来,解放思想的春风率先吹绿了上海文坛,出品于上海的《于无声处》《伤痕》《人啊,人!》《蹉跎岁月》《蓝屋》《文化苦旅》《男生贾里》《长恨歌》等享誉全国文学界,并形成了以王安忆、戴厚英、余秋雨、宗福先、叶辛、竹林、赵丽宏、王小鹰、程乃姗、陈村、孙甘露、秦文君等为代表的优秀作家群,给上海文学的新生注入新的活力。上海的文学期刊如《收获》《上海文学》《小说界》《外国文艺》等也傲立潮头,对文学的再度繁荣承担了领航的作用。
以上三个时期的上海文学呈现出既出人才又出作品的双丰收局面,对全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凸显了上海作为文化重镇的显赫地位。
二、上海文学创作的现状
无庸讳言,上海文学创作可以欣慰和自豪的局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渐趋消解,文学湘军、文学陕军等相继崛起,人们的文学视野渐渐转向上海以外的作家和作品,一时间上海文坛及作品显得较为沉闷,无法与曾经的辉煌相提并论。就作品而言,除了王安忆依然保持着全国一线作家的地位外,上海基本上没有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家,甚至连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作家也不多见。与以往上海文学创作中新文学、通俗文学、传统文学并重,文学流派纷呈的格局不同的是,目前上海作家的创作领域相对狭窄,大都集中在都市文学领域。然而,在都市文学领域,虽然近年出现了金宇澄的《繁花》这部交口称誉的小说,但总体来说,上海作家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上均显不足。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少看到包含了自己人生体验内容的情节事象和直指人性的无情解剖,也很难看到叙事结构和创作方法上的求变和创新。
目前上海依然能被视为全国的文学高地,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内一线作家的文集大都在上海出版,比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近年来陆续聚合了全国20多位最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作家的原创作品资源,且已出版了“莫言作品系列”“苏童作品系列”“余华作品系列”“韩少功作品系列”“格非作品系列”“张承志作品系列”“张炜作品系列”“李锐作品系列”“刘醒龙作品系列”“李洱作品系列”“张悦然作品系列”等。二是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已成气候,成为外国文学出版重镇,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已购买110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65位的主要作品版权,并陆续出版,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国际上最畅销的一流作家,如纳博科夫、米兰·昆德拉、胡塞尼、村上春树等的中文版权也主要集中在世纪集团;同时上海还涌现出一批专事于外国文学翻译的优秀专家,如任溶溶、草婴、陆谷孙、马振骋、周克希、郑克鲁、黄源深、郑体武、朱振武、袁筱一、戴从容等,这是全国其他省市难以相比的。三是在文学理论与批评方面,上海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准的队伍,陈思和、王晓明、蔡翔、杨扬、郜元宝、吴亮、毛时安、程德培、葛红兵、张新颖、罗岗等的文学评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在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出版方面,上海也一直坚守阵地,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图书,如《中国新文学大系》(5辑100卷)、《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2专集30分卷)、《中国文学批评通史》(7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8卷本)、《世界文学史》(8卷16册)等。总体上看,上海文学的状况目前呈现出前端(原创)弱后端(整理合集)强、创作弱翻译强、创作弱批评强的“三弱三强”态势。
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到主流文学领域之外,别有一番风景在眼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韩寒为代表的80后作家的意见书写,以郭敬明为代表的商业书写,以及以起点中文网或盛大文学网或阅文文学网等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平台(号称数百万注册写家)上的娱乐书写,都发生在上海。上海成了全国在线创作与阅读的集聚中心。王蒙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称网络文学为现代中国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小时代》等这些具有网络时代特征、在年轻人阅读群体中具有影响力的作品确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但在价值导向、文学趣味、精神境界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洞悉当代重大社会问题、历史感和现实性的穿越与超越、生命与生活态度的升华方面,有待吸取文学传统的德识烛照与价值引领。陈思和在评论这一文学现象时认为,现时的网络文学“与一百年前的晚清小说潮流竟有了暗暗对接的奇观”(陈思和:“《新世纪小说大系2001-2010》总序”,《新世纪小说大系2001-2010》,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当然,不同的是,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在资本的推动或裹挟下进行的。
三、形成目前上海文学创作态势的若干原因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综合而复杂的,既有历史变迁的原因,也有现实复杂的缘故,但以下几点似乎值得我们来作一些思考:
第一,经过几十年的变化,上海的文化性格多少已经从曾经的开拓创新和兼收并蓄的思维慢慢演变沉淀为一种乖巧守成、求安趋稳的心理。像莫言、余华、韩少功那样在作品构架上的大胆尝试和突破,在创作方法上的求变和创新,在语言风格上的独特和成熟,在思想上的深度和敏锐,以及对多样化了的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城市化过程和人性复杂纠结的深刻细致的描述,在当下上海作家的作品中似不多见,不少上海作家更多的是依然停留在自我小情感和家长里短的抒发以及对社会的表层化书写上,对社会底层了解不多,思维视野不够开阔、敏锐,艺术探索张力明显不足,无法打动人的内心,更遑论在全国产生影响力。
第二,改革开放后,城市生活伴随着后工业化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发生了急剧变化。受日新月异的市场化、商业化外部环境的影响,上海作家心态浮躁多于沉静,宏观上在短期内难以准确把握时代变化和城市发展的脉搏,微观上也没有能够敏感捕捉个体内心世界的波动与变化,并转化为具有雄心和国际视野的文学创作。当然,不只是上海,反映当代城市巨变的大作品在全国也属凤毛麟角,在中国,有影响力的都市文学匮乏,可以说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
第三,就文学创作环境与阅读土壤而言,北京比起上海来说在文化的多样性上显得更加宽容,因而“北漂”可以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而自由地存在,从而能够形态各异地生长。相比之下,上海文化气质里某些不明就理的精致感、优越感形成上海文坛傲气的“外壳”,上海市民阅读对西方文学的积极接纳姿态和对本土文学尤其是乡土文学所取的某种俯视姿态,形成一高一低的“斜坡效应”,使得“海漂”一族较难获得内心深处价值的认同感,影响了上海对乡土文学佳作的吸纳。文学有题材、风格的差异,却没有尊卑之分,唯有兼收并蓄,才能培育出百花之园。
第四,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发表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宽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以郭敬明为代表的商业文学的运作成功,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人欲物语挥洒、文章文字无拘的产物。在这里,传统出版格局中的意识形态与文字规范管理出现某种缺失,零度写作,无约束表现,内容去意识形态化,文字去编辑化,通俗文学“繁荣”的背后我们付出了多少价值失血与道德贫血的代价,其中导出的课题是:什么是我们该管理的?什么又是我们不该管理,但需要积极引导的?在应该管理的领域我们又究竟该怎样管理?这些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梳理。
四、十点建议
如果上述对上海文学状态的描写是客观的,那么,为了重新焕发上海的文学创作和出版,在战略上作出调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恐怕是需要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营造良好的文学生态圈。作家和作品是衡量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数量优秀作家、作品在某地的相对集中,可以反映该地区文学发展的高度和水平。但就国内目前的作家分布来看,有全国影响力的一线作家是比较分散的。而就文学的创作规律来讲,作家要有生活,离不开自己熟悉的创作土壤。离开陕西的土地,陈忠实、贾平凹、路遥就写不出《白鹿原》《秦腔》和《平凡的世界》,离开山东高密,莫言就写不出《红高粱家族》,离开西南藏区,阿来就写不出《尘埃落定》。因此,像有些省市那样通过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和待遇引进外地作家,来建设本地文学高地的办法,并不是最佳的途径。而一味将目光紧盯本地作家的做法,效果也不会明显。从目前文学“生产”的现状来讲,作家和作品已经是全国的公共资源,上海的作家在外省出书,外省作家的作品在上海出版,已经是普遍现象。关键是要通过努力吸引到作家的创作成果,这就要思考如何经营作家,将作家作品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以真正形成高地效应。如何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文学资源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上海形成良好的文学生态圈。所谓文学生态圈,是指除了作家和作品之外,还要有一批优秀的文学评论家群体,好的外国文学引进和翻译队伍,专业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及能将文学作品成功转化为其他艺术形式的产业链和创意产业团队。上海在这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应下大功夫把它做好。
第二,在战略上从过去既出人才又出作品,转移到以出作品为主,以作品吸引人才上来。鉴于上海本地作家队伍的现状(与王安忆同等级别的作家的缺如和短期内的无法再造),当前的培育着力点和政策倾斜应该跳出上海的地域在全国范围寻找优秀的作品,即把原有的出人出作品的战略调整到重点出作品上面来,也即不仅仅关注本地作家的创作,而是更多地通过上海的出版平台来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作品,以最终达到吸引全国人才集聚上海的目的。上海具有全国最好的编辑队伍,也有海外的资讯和消化能力,如果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和合适的营销,对吸引全国优秀作家群体,让上海成为好作品的发源地、发表地完全是可能的。
第三,建立权威的评选机制和奖项。基于上海文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尝试建立与茅盾文学奖相对应的奖项,也是加强当前上海文学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个思路。如可以设立“巴金文学奖”,作为鼓励和发展先锋实验性创作或者通俗性文学创作的表彰,就像日本的“介川奖”和“直木奖”一样,形成既有权威又有差异的南北文学奖项双峰。政府的奖励手段可以多样化。比如对获奖作品(国家级奖项、世界级奖项),除了奖励上海的出版社之外,也可以对作家(不分地域)进行奖励,这样既可以让作家产生一定的归属感,也有助于把获奖作品的版权长期保留在上海。
第四,整合上海已有的文学批评资源,打造全国一流的权威的文学批评高地。上海的文学评论在全国具有一定的领先性,但目前尚处于个体游击阶段,需要通过整合建立起文学批评高地,其中的关键是真正建立权威的文学艺术批评标准,从而与圈内所谓批评就是说好话捧场的潜规则做切割。而建立一个具有独特批评风格又权威的文学批评杂志,以及选择一个专业水准高又保持客观批评立场的文学批评家担任主编是十分重要的。还可以在上海的文科高校培育“批评家沙龙”,定期举办“新人新作赏识会”,在上海的各类媒体建立文学批评园地,对新锐作品及先锋作家进行及时的、近距离的高水准批评。一旦文学批评高地确立,可以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吸引全国创作资源在上海的集合。上海最近一年在文学批评上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值得赞赏。
第五,抓好优秀文学作品的外译工作。利用上海作协和出版社已有的资源,对有潜力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群进行跟踪、投入、培育,包括投入一定的资金制订并实施长线的优秀作家作品的翻译计划,有条不紊地向海外输出中国优秀作家作品,积累他们在海外的感召力、影响力;按照海外文学佳作培育的规律,在学界、阅读市场推出有分量的评论文章,并且在海外宣传与市场营销中形成合力,确立上海出版界“走出去工程”与中国作家作品的固化关系,为中国作家获得国际文学大奖做出先见性规划布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近年来通过翻译出版瑞典著名作家的作品,已与瑞典学院建立了良好关系,这对国内一线作家很有吸引力。
第六,对重大领域题材的写作进行发掘、培育、激励(如中国现代化转型和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各色人等的生活、精神世界、内心纠结、心理状态;上海这个城市在面向世界过程中的文化、市井特点),吸引全国优秀作家来表现重大变化中的社会变革,开辟都市文学的新境界。
第七,对网络文学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鼓励网络文学能够超越惯常的故事叙说,在文学性、社会性和人性的深度表达方面独树一帜,告别那些迎合声色犬马的低俗趣味与情色、凶杀的故事程式与叙述惯性,努力丰富作品的人性境遇、精神维度与思想境界,在通俗文学领域打造出一批精品力作。
第八,努力缩小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的鸿沟,化解他们之间的隔膜,改变他们之间的对峙状态,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碰撞和融汇,以期逐渐形成新的文学实验和文学流派,开拓文学创作的新局面。上海是网络文学的大本营,又有着优秀的文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学土壤,最有条件促进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融汇。上海作家协会去年专门成立了上海网络作家协会,致力于网络文学作家的培养和提高,这实在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第九,将视野聚焦更加年轻一代的作者。目前上海作协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世纪文睿公司正在联手培育全国范围90后作家群,推出了“90后·零姿态”文学丛书(已出版13种作品),形成了初步的影响,这是长线重振上海文学队伍的很好举措。这方面可以加大投入,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未来的优秀作家预留土壤和种子。
第十,重视文学版权的经营。结合当前市场新格局与时代新需要,将传统出版业的固有经营方式——纯粹的图书销售体系,逐步转向知识产权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通过文学版权的经营将出版平台的范畴扩展到影视、娱乐、传媒、游戏、手机、互联网等开发与运营领域,以形成强大的内容增值能力,吸引全国一线作家的进入,收获更多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