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近藏集粹

    郭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30日   16 版)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终于如期揭幕。这是一个以文物征集为主线的展览,荟萃了国家博物馆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代表文物,旨在向社会汇报国家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充分发挥藏品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功能,希望通过此展给广大观众带来历史、文化和艺术享受的同时,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文物征集工作的重要意义,激发大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情怀,增强国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征集工作是保障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目标是为了弥补馆藏文物的不足和空缺,提升博物馆藏品的品位和档次,培育博物馆特色,推进学术研究、展览陈列和社会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博物馆更好地为观众服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由于种种原因,除了各国有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文物散落在社会或流失海外,多被私人或私营机构所收藏,很难为社会大众服务。博物馆常常通过文物征集把这些散落的文化瑰宝转化成国有的公共社会资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一百多年来,积极开展各种方式的文物征集工作,以便更好地研究和系统展示悠久辉煌的中华文明。国家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主要有国家调拨、社会捐赠、组织征集、考古发掘等几种途径。国家大规模的调拨奠定了国家博物馆藏品的基础,海内外各界5000多人的捐赠为馆藏添砖加瓦,国家博物馆同时通过向国家财政申请重点文物征集经费等方式,弥补馆藏缺项,充实展览陈列内容,促进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能够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藏品体系,收藏了有关中华光辉灿烂文化的文物120余万件,成为我国唯一能用文物系统展示中华文明通史的博物馆。

        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在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关心支持下,国家博物馆通过积极努力,实现新入藏青铜器、佛造像、书画碑帖、陶瓷器、家具、漆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藏品40多万件,有不少是国之重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有些已被充实到基本陈列或专题陈列之中。这些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凝聚着国博人的种种艰辛和捐赠者的奉献精神。

        为了使更多的观众鉴赏这些文物,国博特策划了“近藏集粹”这个专题展览,粹选了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容器、书画、佛造像及其他国宝文物,辅以各种展示内容和手段,以“文物征集”为主线,在向观众揭示文物本身的重要价值及其背后故事的同时,向国人传达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期冀。

        “近藏集粹”展览分为“宗邦重器”“文人翰墨”“出世神韵”“传世良工”“国宝回归”五个主题单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