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三体》作者刘慈欣首度为孩子写作

    本报记者桂琳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30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桂琳)近悉,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首度为孩子写作,“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将于2015年11月面市,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青少年出版文化品牌“神秘岛”推出。

     

        张扬的想象力是科幻文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与童心、童真有天然的联系。科幻作品的精神核心是对新世界的向往,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对未来的展望,这一切也都是在孩子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中国科幻文学刚刚兴起时,多数作品是写给孩子看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科幻文学逐渐远离儿童,为儿童写科幻文学的作者也越来越少。基于此,刘慈欣决心推动“给孩子们创作科幻故事”潮流的复兴。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来看,正是童年时看了《地心游记》等科幻小说和《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作品,才从生活闭塞的村庄中跳脱出来,让自己的想象力插上翅膀,遨游广袤的宇宙。

     

        如果你是地球防护部队的最高将领,面对远远超出地球文明的外星侵略者,你有几成把握保护人类的生存?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拥有一项可能造福人类但也可能毁灭人类的先进科技,你会将这一科技投入使用吗?如果你得到来自未来的信息,可以改变人类的历史,你会选择去改变吗?这套融合震撼想象力、深刻思辨力的科幻作品,不仅会帮小读者回答这些问题,更会带着他们遨游宇宙、探索未知,并以故事的形式将书中蕴藏的科学知识娓娓道来,让小读者从精彩的故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创作“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之前,刘慈欣从没有尝试过儿童文学创作。此书写作过程中,刘慈欣特意调整了写作手法以降低阅读难度,力求更适应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书中还配上多幅手绘的精美插图,增加小读者的阅读兴趣。理论物理学家李淼亦加盟该书,对书中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还增加了许多精彩的知识拓展作为本书附录。李淼曾在美国从事弦论和宇宙学研究多年,归国后曾在中科院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