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被誉为对中国土地制度研究最深入之作

    中外学者对话“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

    本报记者王洪波 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23日   03 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 舒晋瑜)9月2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产权与中国农村土地”学术沙龙在北京举办。《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2版)》一书的作者何·皮特教授就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现状等做了演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守英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王德起教授等也就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华裔荷兰籍学者何·皮特为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首席教授,欧盟科学基金会(ERC)土地管理与空间规划项目主任,中欧农业与农村发展协会会长,他的《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被学界认为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中国土地制度研究最为深入的一部力作。何·皮特提出的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空制度”与“有意的制度模糊”。他指出,政府常常会建立一种没有实际作用的制度,即所谓“空制度”,这种制度对社会行为者的行为实际上不太构成约束力。另外,政府时常有意避免建立或定义某种制度,而保持一种模糊性,此即“有意的制度模糊”。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产权明晰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与此是矛盾的。引入“空制度”与“有意的制度模糊”两个概念后,何·皮特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何·皮特指出,从1922年民国时期土地确权的尝试算起,已历90多年,中国的土地确权尚未最终完成,但这在国际上并非孤例,荷兰用了150多年才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土地登记制度。

        刘守英、王德起两位嘉宾均高度评价了何·皮特的研究,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刘守英说,虽然他并不全然同意何·皮特在一些问题上看法,但还是认为《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是当前对中国土地制度研究最为全面、系统,案例最为丰富,理论框架最为明晰的一部著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