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02日 星期三

    《王仲奇医案》近百年浮沉记

    王宏毅口述 王刚石整理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02日   15 版)
    王仲奇
    王仲奇处方

        要想出一本《王仲奇医案》,这是一件讲得很久的事了,事实上,选编一部医案,本是先生的遗愿。若从1920年前后算起,迄今已将近一百年。

        王仲奇先生(1881-1945年)出生于安徽歙县富堨中医世家。自曾祖王履中先生习岐黄始,传至其先人王养涵先生,称为“新安王氏医学”。仲奇先生15岁随父学医,22岁悬壶执诊,以治温热病著称,名著江、浙、皖、赣间。于1923年移居上海。一生行医40余年,以精湛医术享誉国内外,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海上名人传》载其名,成为当时中国名医之一,被尊为近代新安医家的杰出代表。1999版《辞海》记载:“中国医家。名金杰,安徽歙县人。幼承家学,擅长内科调理。早年行医乡里,后迁沪开业。辩证立方宗徐灵胎。擅书法。遗著有《王仲奇医案》。”先生当年的处方手迹已作为珍贵的艺术品及文物被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收藏并展出。

        仲奇先生迁往上海时年四十二岁,正值其临床业务水平的鼎盛之时。先生在上海应诊,每天定为40号,但每日都有特别加挂的号(挂号费约为门诊的6倍),夜间安排出诊。出诊由长子王樾亭(1905-1962年)陪同。白天门诊时由长子和二位叶姓门人站在先生椅子背后抄方,抄方用的是浅咖啡色练习本,用铅笔抄,密密麻麻,每一面练习本上要抄三、四案。1933年,侄儿王任之(1916-1988年)由杭州转到上海,跟随伯父王仲奇,和二位堂姐姐(仲奇先生的大女儿王蕙娱、二女儿王燕娱)一同抄方。当年在上海跟王仲奇先生抄过方的,也就这6个人。仲奇先生的三位弟弟也曾跟先生学医,但我没有看到他们的抄方。到我手上的是王樾亭、王任之所抄的练习本几十本和王蕙娱整理过的部分方子,这些就是我开始整理王仲奇医案的原始资料了,时间跨度大概是自1923年到1935年的,正是仲奇先生诊务最为鼎盛的年代。

        在我读大学的最后几年,就一直想着要出本王仲奇医案,我父亲王樾亭临终前也说过这事,但那时只是想,而茫无头绪。内人与我是大学同学,1965年毕业之后一起下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至“文革”开始即待在老家,等待“分配”。我除了寻找接收单位、给上门求医的患者应诊外,余下的时间就开始了抄录王仲奇医案的尝试,用白纸一页抄一个案,然后又把同一个病人不同日期诊治的收集在一起。1968年3月,我与夫人一同到了徽州的绩溪县工作,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岁月。

        在那些年月里,我在家里唯一的“副业”,就是将诊案一张一张地抄在白纸上,又将同一个病人几次或更多次诊治的资料归纳在一起。所抄的内容全部按照原样一字不动,只是在案语中加上了标点符号,这也是我一个认真学习的机会,那时也没有什么书好买好看,主要的精力就是做这件事,每晚上都睡得很迟。和几位上辈人联系很少,只是偶尔和大姑母王蕙娱、叔父王任之、叔父王乐匋有通信,但那段时间提到医案的也少。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粉碎了“四人帮”,和王蕙娱、王任之、王乐匋的联系多了,谈医案整理情况的信也多了起来,他们都是每信必复,王蕙娱、王任之还在信中讲了他们学医的情况。记得王任之相隔数年后给我的第一封信还写到“我们几乎相忘于江湖了”,真是感慨。

        到1980年以后,我就开始尝试分门选案,初步确定以后就给他们写信,一一说明,获得了同意,就开始第一遍誊上稿纸,逐渐成为40门,收709案。这些东西以邮件的形式,寄上海、寄合肥,还托妥便的人带去过合肥,他们看过又寄回来,往返多次。1986年我拿出了医案初稿,王任之在给我的一封信上说,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看完了全稿。王蕙娱、王乐匋也先后都看过,就算完稿了。1988年初,我完成了“后记”,同年4月,寄给已经病重住在安徽省立医院的叔父王任之,他躺在病床上,由他儿子向他口述,基本同意后记内容,并稍微作了补充,这样就完成了后记的定稿。后记中记述了“选编一部医案本是先生的遗愿,这本集子的一部分就来自先生当年所亲笔选录的医方,但因为先生‘一生难得清闲日,百岁仍多未了缘’,所以这部分资料是不多的。其余大部得自先生之子樾亭、女蕙娱、燕娱和侄任之四人在随侍先生学医时所抄门诊处方。另外,还有少数得自先生之弟当年所录笔记和关心这部集子的亲朋所提供的处方手迹”。同时,我还写了“本书提要”,置于卷首。书后附录收有两篇仲奇先生写的文章,附录一:1927年为《丁甘仁医案》一书作序;附录二:1933年为陈存仁编《中国药学大辞典》作跋。至此,经过大家前后二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书稿就完成了。在《王仲奇医案》卷末,署名为“整理者1988年元月”。

        医案筛选,我们坚持在原抄的基础上选精选严。王任之写信给我道:“要选好伯父的医案,原本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他老人家医名鼎盛,各方人士都对其瞩望甚殷,如果选出的医案略有不当,就能成为他的盛名之累,所以我总认为是选精选严为好。……我们是以八十年代的医学目光来选他老人家二三十年代的医案,其间,时代的差距是很显然的。他有些议论,可谓得风气之先,走在中医发展的前列,但有的不免是迂儒之见,显然有些浅陋,去取之间,是很需要慎重将事的。”王任之认为“伯父的医案,文字本来就很清顺,不必添枝添叶,反失原案本色”,“后人既未亲见病人,如果添油加醋,发些空议论,实难免有隔靴抓痒之讥”,所以我们坚持在诊案选定后,只加上标点符号,其余一字不改。至于原来案上所用药物,比如“煅石决明”之类,也按原所录,而没有按当时有个别意见,认为将来人家要问,不好解释,不如更为生石决明云云。在诊案上,常可看到“脉濡弦”的写法,仲奇先生曾在有的案上接续有“濡为脾弱,弦乃肝强”的写法,就是木克土的含义了。但这种案没有收入本集。

        在整理这部《王仲奇医案》的过程中,我们是从无知到渐有知,再慢慢到有知的。我们能掌握的是父辈学医时亲笔抄录的每日诊病记录,是最可贵、可信的资料,这些资料从1923年开始,是仲奇先生42岁及以后诊务鼎盛时期的真实记录,所以这部医案出版以后就普遍受到重视,今天的互联网上早已有了它的影印本,一字不漏地全载了。

        后来我也见过不少的关于王仲奇的医案、医话等等出版物,在其中,仲奇先生便成了上一个朝代―清朝的人了,我曾经去我故乡徽州(今天的黄山市)的一本杂志讨过说法,因为那插图画的是一个清朝穿戴的中年王仲奇,而仲奇先生在到民国时还正是一个青年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拾柒)》,在该书中位列第一的王仲奇医案前也加了“清”。开始时觉得很怪,有些按捺不住,但渐渐地也释然了,只是,恐怕慢慢地到后代人就不知是回什么事了。

        仲奇先生在上海的寓所,在“文革”中遭到了抄家的损毁,原来所用印章均荡然无存,现在存留下来的处方上所看到的“古歙一畸人”“懒翁长寿”“王氏仲奇”等印拓都已不见了原物。仲奇先生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孕七月而诞,出生时耳廓尚未长全,故尝自称为“古歙一畸人”,便以此制一葫芦形朱文闲章盖于自己的处方上,并命居室曰“畸庐”。先生在歙县富堨的故居曾称为“缑山仙馆”,后又名“朗朖山房”,现存旧物品上仍可见其印迹。

        仲奇先生善用苦辛通降法,用小陷胸汤的黄连,性苦寒以泄热,半夏性辛温以散结,瓜蒌性寒润以涤垢,并常参用苦、辛、温的薤白,以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终其一生都常使用,而他的后学者也一直在传承着。

        从1962年酝酿到1988年成稿,二十七年,从1989年到今又二十七年。五十四年了。多少人老了,故去了,所幸的是这本《王仲奇医案》流传下来了。署名的整理者中,前边三位都已成了古人,只剩下我一个也将奔八十的人了,也该说说这本《王仲奇医案》的原委了。

        (作者王宏毅为黄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已退休。系王仲奇先生长孙,《王仲奇医案》的主要整理者之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