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机工社主办论坛热议中国工业如何“智”造

    本报记者鲁大智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8月26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鲁大智)8月20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主办的“工业‘智’造高峰论坛——中国工业未来之路暨《中国制造2025解读》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活动云集了制造业领域的诸多权威专家,大家各抒己见,碰撞思想。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王喜文,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胡权,神州数码首席科学家谢耘,一线大数据联盟主要创始人李正海,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秘书长、北京智慧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雷,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朱铎先等齐聚一堂,讨论工业如何“智”造。王喜文发表了“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制造2025》”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在国际制造业竞争加剧、传统比较优势不复存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酝酿爆发的复杂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机遇。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唯一的选择是建设制造强国,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中国制造2025》即由此应运而生。胡权在题为“中美德工业4.0制高点争夺战”的演讲中提出,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目前美国和德国都意识到CPS作为未来制造业技术核心的战略价值,美国NSF和DARPA对此已进行了近10年的研究,形成了CPS-VO和AVM等先进制造业应用,德国在其国家制造业战略工业4.0体系中,直接把CPS作为核心技术。中国虽然意识到CPS的重要性,但体现并不明显。

        “工业‘智’造高峰论坛”同时举办了《中国制造2025解读》发布会。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陈海娟就《中国制造2025解读》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指出该书详细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背景、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并就规划明确的九大任务、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和八大政策进行了逐一解读,为相关领域的制造业企业从业者描绘了详细的产业环境与政策蓝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