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记者康慨报道芝加哥作家道格拉斯·考伊(Douglas Cowie)将于明年6月出版新作《巴黎正午,芝加哥八点》(Noonin Paris,Eightin Chicago)。
英国独立出版商米利亚德、《书商》杂志和考伊的个人网站(昨日瘫痪)均在上周末发布了这一消息。
这本二百八十八页的小说描写了法国作家和大知识分子西蒙娜·德·波伏瓦与美国作家纳尔逊·阿尔格伦(Nelson Al⁃gren)之间持续十八年的浪漫情史。
1947年2月,德·波伏瓦访问芝加哥,有心在当地找个情夫,遂致电阿尔格伦,后者带她游历城市,下馆子,泡酒吧,然后一起去了阿先生的家。
在1954年出版并获得当年龚古尔奖的小说《名流》(Les Mandarins,中文版根据柳鸣九的建议更名为《名士风流》)中,德·波伏瓦也以第一人称写到了这一夜面包与土地般的恋情:
突然,他不再那么笨拙,也不再那么正经。他的欲望把我全然改变成了另一个人。我早就失去了欲望,失去了肉体,如今我重又拥有了乳房,肚子,性器官,重又拥有了肉体;我犹如面包一样富有营养,宛如土地一样芬芳四溢。这一切都是多么神奇,我竟没想到去计算我的时光,去衡量我的欢乐。我仅知道当我们昏昏入睡时,耳边已经响起了黎明时微微的啁啾声。
(许钧译文)
《名流》里的德·波伏瓦托名安娜·迪布勒伊,纳尔逊·阿尔格伦则成了刘易斯·布罗甘。
阿尔格伦1909年生于底特律,1949年以《金臂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获全国图书奖。
他虽非共产党员,但一向抱持激进左翼立场,因而长期受到联邦调查局的监控。在麦卡锡主义甚为猖獗的五十年代,他想去巴黎看情人,但美国政府拒绝给他护照,故而只能与德·波伏瓦书信传情。
德·波伏瓦1947年到1964年间写给阿尔格伦的三百零四封信早已结集出版。楼小燕、高凌瀚译两卷本《越洋情书》1999年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发行。
到了1960年,美国政府给阿尔格伦发下护照时,德·波伏瓦已经不喜欢他了。
米利亚德出版社购得了《巴黎正午,芝加哥八点》在英联邦国家的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