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8月12日 星期三

    一个威尔士小镇诗人的童年画像

    郑渝川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8月12日   08 版)

        你将如何记述童年?在20世纪英国著名诗人、作家狄兰·托马斯的笔下,我们几乎能够再现一幅又一幅20世纪英国威尔士地区的风景。狄兰·托马斯生在威尔士一个镇子,海滩、码头、逃学的男童、淌水的老头,还有对着大海声嘶力竭咆哮的演讲者。

        威尔士的风景自成一统,这是一个在18世纪因为一批批英格兰旅行家的造访,并在后来经过农业和景观改造呈现出的“如画美”世界。古朴和矿井,近代都市(市镇)跟河流,在威尔士融合在一起。狄兰·托马斯记得更多的是,镇子内外的山河和生活景象。一个镇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对于一个甘愿将对故乡的回忆停留在童年的人来说,都是足够广阔的,“我飞过镇上的大树和烟囱;贴着桅杆和烟囱飞过船厂;飞过因克尔曼大街,塞瓦斯托波尔大街,还有那条所有女人都戴男人帽子的大街;飞过永不磨灭的公园的大树,那里的管乐摇动树枝,纷纷撒向保姆和孩子、瘸子和懒汉、花匠,还有叫喳喳的男孩们……”

        狄兰·托马斯1953年去世时,仅39岁,他的散文和诗歌作品,如《青年狗艺术家的画像》《有天清晨》等,后来进入欧洲和美国许多高校的文学院系,成为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作品。《有天清晨》分为两大部分。第二部分是诗论,而第一部分收录的文章,主题词正是回忆,即一个走出了威尔士小镇的诗人,在走向英格兰、美国等更广阔天地后对成长岁月展开的诗意化回顾。

        回忆当然总会是多样化,多类场景的。书中《童年杂忆》的背景显然是在夏季,而到了《有天清晨》一文中,寒冷冬天的早晨,镇子还在安睡,让穿过大街的人到处看到的是静谧,除了些许的鸡鸣、鸟叫和从屋里隐约传出的鼾声,这似乎要传递的是一种引发感怀的情绪。《威尔士孩子的圣诞》借助他人之口,将流失的圣诞习俗一一道来。一个古老的地区、镇子,渐行渐远的习俗,很难不让人不唏嘘再三。

        《一个故事》一文讲述了镇里的男人们每年一度出外远足,一路行一路醉,却仍然很难摆脱烦恼的故事,“夜幕温暖轻柔地降临在这三十个疯狂的湿淋淋男人身上,他们嬉戏着、打闹着,在这威尔士西部世界的尽头,他们没有一丝的烦恼”——就这样拥有“没有烦恼”的希望,自然也是好的,我们的回忆难道不总是这样吗?

        再来看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诗论。狄兰·托马斯点评了近代以来至他那个时代的威尔士诗人。他选出的20世纪之前威尔士诗人仅有一名:亨利·沃恩,其他人则不值一提。狄兰·托马斯以反叛著称,看不上那些走不进“他自己的、真正诗人的个人世界”的“写诗的人”,对工业革命时代那些攀附、讨好英国宫廷和新兴贵族的文人不屑一顾。他对20世纪,从爱德华·托马斯到艾伦·路易斯的诗歌创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有趣的是,这些诗人无一例外具有跟狄兰·托马斯相近的风格,即擅长用文字描绘“如画美”的风景,“忠实而孤独地爱着那些不为我们大多数人所爱的可爱东西”。

        在点评一战时以25岁低龄殒命的诗人维尔弗莱德·欧文及其作品时,狄兰·托马斯深切地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欧文的命运就是狄兰的宿命,“在当今这个时代,地球上的观众们目睹着极可能是自己本身悲剧的最后一幕时,却仍然坚持要麻木的主要演员表演一场灾难剧”。诗人抑或其他带有先知意义的角色,都希望通过各自作品或话语,发出振聋发聩的诉说,表达出“对人的恐惧、痛苦和悲伤那深切的怜悯”。但即便是懂行的读者、欣赏家,也仅仅是在品读和欣赏。诗人和诗歌的内生悲剧正在于此。

        《有天清晨》,[英]狄兰·托马斯著,张明林著,漓江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