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8月12日 星期三

    书之书

    疯狂的“猎书客”

    马维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8月12日   10 版)
    《猎书客》,[英]约翰·希尔·巴顿著,杨理亚、张同林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2月第一版,59.80元

        大约半年前,得知将有一册英国人写的关于书的书面世,曰《猎书客》,心中便忍不住高兴了一下。英伦这片盛产绅士的土地上,历来不缺书虫,自然也就少不了这类令人眼谗的读物,就连“关于书的书”(book aboutbooks)这一提法,据说都是出自英国。而能将买书、读书、藏书等诸种与书相关者精妙地以“猎书”笼而统之,看来作者非深谙其道者莫属。我于是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惦记起这本新书来,甚至在心里不断设想着最终得到它时的那番喜悦。

        书终于到了。照例先摩挲一番——尤其是这类关于书的书,在我,从来都是很不舍得一下子读完的,总要让自己的眼和心在字里行间多逗留一会儿才好,仿佛舍此便有些辜负了作者的一片爱书之心似的。

        这本厚厚的书于我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令我颇有些感到意外的是,在开始阅读这部书之后不久,我居然就遭遇了久违的阅读障碍。虽说早知这部书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品,肯定与今人的同类作品风格不甚接近,但想来毕竟同属书话,总不能相差十万八千里吧,哪知道还真是这样。说起来,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我也读过一些,多半并不感觉如何隔膜,这部作品读起来如此“各色”,真是一段蛮奇特的阅读体验。

        不过,沉下心来慢慢读下去,发现这还真是一部不可速读的雅致的书。在这部书中,作者尽其所能,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英国自中世纪以来至19世纪,那些醉心于书籍、一生孜孜不倦从事收藏的爱书家,面对书之百态,同时也以精准细致的笔触,介绍了西欧各国如何印刷出版和保护图书文献,促进文化传承。通观全书,除了随处可见维多利亚时期文人作品中常见的那种幽默、机智,还时不时显露出颇为可爱的掉书袋之癖(在这一点上,钱锺书老先生大概真是沾染了不少英伦气息的),还有另一种不得不让人佩服的考据功夫。尽管作者自谦“本书是那种不配登大雅之堂的读物”,就其本意而言,也无意将该书当作学术著作来撰写(作者另撰有七卷本的《苏格兰历史》,被认为是唯一一部保持了国史级地位的苏格兰史),但显然这部于幽默中不失严谨,在调侃时懂得节制而不失于油滑的作品,完全堪称自中世纪至18、19世纪,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有关图书的简明百科全书。这一点,大概是会令今天一般的书话作者自叹不如的吧。

        其实说起来,这部书虽然一路写来满是绅士风度,作者约翰·希尔·巴顿的出身却并不显赫。他的父亲是一位苏格兰的退役海军中尉,在作者十岁那年去世,母亲是一位地方乡绅的女儿。看起来这样类似平民的家庭似乎很难培养出吾国人常说的所谓“需要三代人才能打造出来”的那种“绅士”。可事实上,在他所生活的年代,英国社会长期安定繁荣,为中下阶层中那些有能力者的文化积累提供了土壤,文化自上而下的传统流向逐渐出现了逆转,这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提供了可能。巴顿依靠奖学金进入他出身地阿伯丁的大学学习,毕业后母亲为资助他成为法律进修生,变卖了自己的部分资产,使巴顿成功跻身绅士阶层,在爱丁堡开办了一家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巴顿也开始向《爱丁堡论坛》投稿,慢慢开始以一名法律家兼作家的身份闻达于苏格兰。这样子成功实现了“逆袭”的例子,在那个年代比比皆是,典型者如与作者因出身接近而惺惺相惜的著名学者、作家约翰逊博士。

        说回到这本书上来。这部书展示了作者因法律职业而生的严谨和作为一名作家那种与生俱来的对文字的驾驭欲望和能力。虽说与普通书话不可同日而语,书中仍然可见大量有关“猎书者”的奇闻轶事。比如,一位彼时有名的爱书家梅铎牧师。他家里的女仆们总是一天到晚挨家挨户去书店找主人回家。更为夸张的是,一次梅铎牧师去伦敦出席下院某委员会的听证会。有一天,他突然把所有的钱都揣在怀中,也没跟家人说一声就不知去向了。过了不久,仆人们看到他跟随一辆四轮马车回来了,身上的钱囊却空空如也,原来马车里装着372册稀缺孤版的圣书。作者由这个发生于重度书痴身上,简直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中,生发出这样的感慨:猎书“这种嗜好好比渔翁捕鱼,只要是鱼,不论贵贱都会钻进他的渔网里。人们有时能看到他在路边摊上购买好像杂鱼一样的一文不值的书本。然而,有时他也跟一群不知哪来的貌似收藏家的王公贵族全神贯注地竞争某件拍卖品。此时他会显出一副勇猛激烈的样子来,不管出多少钱也在所不惜,竟然也有获得猎物的时候,钓到了他多年孜孜不倦寻求的吞舟之鱼。”此举看似疯狂,其实在我看来,恰合文化传承之本意。试问在那些被梅铎牧师购买下来而有幸未被弃之如废纸的书页中,有多少在若干年后,可能成为珍贵的历史档案或古董?虽无人能说“必有”,但又有谁敢说“绝无”?换言之,有时,甚至在很多时候,文化恰是依靠这类既有钱又有闲,但却被常人目为“非正常者”那看似微不足道的艰辛努力才得以保全的。

        最后要说的是,在别国,虽说也常有爱书者以一己之力拯救书籍的类似豪举,但却罕有记录者录下他们的故事,以至于这些努力到头来常难以为后人获知。就这一点而言,英伦三岛的藏书界,在两百年前就出了巴顿这样的有心人,是何等幸运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