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采风慷慨行,一路似闻大刀声。山河沦陷血与泪,将士御寇死犹生。赤帜凝聚民众气,国殇重铸中华魂。网军承继先烈志,键笔凌云泣鬼神。”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崎嵘的诗歌既是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活动的总结,更寄托了对网络文学的期望。
7月2日,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活动在终点站怀化划上句号。陈崎嵘说,活动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网络作家们写出几部作品,而是希望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将会对他们的创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平时多数“宅”在家里写作的网络作家而言,这样的活动无疑是庄重而新鲜的。
“这次活动创造了我国网络文学的多个第一:第一次组织这样政治色彩鲜明、纪念意义独特的网络文学活动,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知名网络作家采访采风活动,第一次实现了网络作家与文学网站的深度融合,第一次采取点线结合、有分有合的活动方式,第一次把采访采风与专业研讨结合起来。我相信,这次活动必将载入中国网络文学的历史。”陈崎嵘如是说。
带着问题和思考出发
在卢沟桥举行的出发仪式上,陈崎嵘提出中国网络作家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是什么、有抱负有作为的网络作家应当创作什么样的作品等十个问题,希望引起网络作家的思考。
他认为,网络作家们承担的责任有三方面:
一是时代责任,作为民族的一分子,作为社会的一员,都负有一种责任。如果说在抗战时期中国青年的责任是救亡图存、杀敌报国的话,那么,今天中国的主题就是强国富民、和平崛起,而当代青年和网络作家的历史责任就是促进强国富民、和平崛起;
二是社会责任。就是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增进整个社会的公正与和谐。我们的网络文学就是要担当起这样的功能,发挥文学作品润物无声无形,但有长效、有价值的独特作用;
三是文学责任。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民族情感世界丰富性和精神境界高度的形象图谱。有没有扛鼎之作、巅峰之作,是检验一个大国文化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网络文学应当出大作,网络作家中应当有“大神”,更应当有大师、巨匠。网络作家有责任与传统作家一起,自觉承担起这样的文学责任,共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高原和高峰。对于从事抗战题材创作的作家而言,则有责任创作出全面深刻宏阔地反映中国抗战全貌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鸿篇巨制,推出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推出当代版的《苦菜花》《铁道游击队》。
参与组织活动的中国作家网络副主编马季认为,网络作家的成长路径独特,他们更多地在商业环境中成长、锻炼编故事的能力,但是作家的成长需要具体生活。传统作家会经常参加作协或期刊组织的各种文学活动,这些活动于传统作家而言也许并不觉得特别,但是对于网络作家来说则非常重要。
“我们不断强调写作初心的问题。写作为什么?不论传统作家还是网络作家,他们初始并没有太多的目的性,与商业无关,都是面对写作者。但是走上网络写作这条路后,逐渐地把初心淡忘了。”马季说,这次活动重新唤醒了网络作家内心模糊的信念,他们也充分意识到,这次活动对网络作家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热诚和关爱。
“商业资本的介入,对网络作家有催化作用,有些作家恨不能一天写五万字。但是无论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要遵循创作规律,要时刻警惕是否有泡沫化现象。”马季说,在这一背景下,采访采风活动中安排的两次对话,使交流更加深入。一是在盐城亭湖中学网络作家与中学生进行对话,二是在南京三江学院举行的关于网络文学的写作及市场走向研讨会,对现今一些浮躁的不良习气进行反思和批评,同时倡导网络作家在文学写作中要体现人文情怀,提升正能量。
“即便他们有写作才华,成长过程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养分。这个台阶是不能缺少的,希望我们提供的养份对网络作家成长有所帮助。”马季说。
网络文学要承担历史责任
在参加活动之前,网络作家李小静(仙人掌的花)坦言自己曾有着许多的疑难和困惑,也有一些牢骚和埋怨。“有抱负有作为的网络作家应当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比如写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保证高销售?去哪家网站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等等。总觉得自己付出和得到不平衡。经过参加这次活动,祖国的苦难史竟然让我静静地沉淀下来。忽然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写作的初衷是什么?”她说,因为在意不该在意的东西,就有可能导致在写作中价值观迷乱。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担当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网络作家夏玲(紫伊281)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写文不为收益,只是单纯地为了心中的文学梦想的时期,自己的创作反而是快乐的?一条引发读者共鸣的留言,都能让我感到满足与幸福,而今,拥有了更多的读者,也得到了劳动应有的回报后,反而不满足了呢?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中波澜壮阔的篇章,神州处处烽火,中华英雄辈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英雄事迹有效地激发了网络作家的创作热情,使他们创作了《亮剑》《无家》《战长沙》《烽烟尽处》《国破山河在》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创造了李云龙等经典的艺术形象,为国人了解抗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激发了读者阅读热情。
资深网络文学编辑刘英(血酬)注意到,目前网络文学主流是类型小说,除了历史传奇故事之外,网络作家在抗战题材上更多会选择穿越、架空类手法进行创作,类似于《异时空抗日》等。虽然其间也诞生了很多精彩作品,但有些作家甚至会忽视史实进行“全空想”创作,失去了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那些缺乏历史厚重感的作品,虽然也比较有效地催生了读者的阅读快感,但始终是属于“戏说”,不能遗之子孙,不登大雅之堂,这必须成为网络文学经典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抗战这段历史,一定会在网络文学里诞生为数不少的经典名篇,可以著之青史,可以流芳百世,所以对作家来说,在实力和热情都具备的情况下,应该主动尝试这一题材。”刘英说,作为网站编辑,我们不能把责任全推给作家,甚至应该说我们肩负的责任更重。在网络文学主流化、经典化的过程中,不但要励作家们勇于创作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的作品,而且要主动发掘、推荐、营销这些优秀的抗战题材作品,积极地把这些作品变成IP,输送到影视等行业,扩大影响力。这是网络作家的历史责任,也是网站编辑的历史责任,最终会是网络文学的历史责任。
从闭门造车到实地采访
“面对巨大的利益,在迎合读者还是坚持自我,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我们有过茫然,有过挣扎。但这场走进抗战之旅,让我原本有些浮躁的心渐渐沉静下来,”紫伊281说,作为一名网络写手,从事文字创作工作,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创作更多积极向上、有民族情怀的作品,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绵不息的血脉和灵魂,你的作品哪怕只有一个人在看,传递一份正能量,就是一份收获,你能在一个人的思想里播种下正义的光明的种子,就是你真正的成功。
网络作家程志勇(夜十三),之前曾经在网络上看到,刘胡兰、董存瑞、赵一曼、雷锋等等一些中华民族的英雄被网友恶搞,坦言当时自己没什么感觉。“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知道这样的恶搞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他们的生命和鲜血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可以说没有他们无私的奉献,就没有我们的现在。可有些人却肆无忌惮地对他们进行侮辱取乐,肆意践踏我们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舍生取义的精神信仰,这不是无知而是犯罪。”夜十三说,作为网络写手,我们没有能力去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可以把这段历史用指尖敲出来,把那些英雄故事用心地讲给我们的后代听。让他们懂得去感恩,懂得去珍惜。
“抗战电视剧用手撕鬼子来娱人娱己,仿佛只要最终胜利的结果在,之前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场可以随意编织的梦。可这个过程,是能被随意编织的吗?又有多少抗战剧敢问心无愧地在片头加一句:本剧取材于真实故事?”网络作家祝敏绮(疯丢子)说,在此之前,自己从未参加过任何网文界的任何社会活动,一直在“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有一段时期,她曾笨拙地摸索着抗战史写作,却因为年龄、阅历和视野的约束,对着键盘和屏幕苦不堪言,“翻遍了资料和地图也无法想象那发生了一件件推动历史的大事件的地方究竟什么样,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怎么发生的。在以前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其实我一度是分不清平型关和台儿庄的,它们都是惨烈的血战,而且都是一次著名的胜利,甚至连地方都相去不远”。祝敏绮说,后来查阅资料才明白,平型关是八路军一次经典的埋伏战,而台儿庄却是一次肉对肉、脸对脸的强强对抗。它们一个是战术上的胜利,还有一个则是战斗上的胜利。“当真正站在那个T字形的山头时,只消一眼,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
“‘走进抗战’采访采风活动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祝敏绮兴奋地说,通过这次活动,她将把那些感动自己的人和事努力表达出来,揭开抗战史尘封的面纱,将里面的血泪和欢笑告诉别人,让其他人不再将这段历史当做一块血淋淋的伤疤,而是一段从痛哭到欢笑的奋斗史。
灵魂震撼与心灵洗礼
网络作家天蚕土豆、梦入神机、骷髅精灵、月关、跳舞、烽火戏诸侯、七十二编、张小花、菜刀姓李等四十三人,十六家文学网站的二十名编辑分段先后参与。小分队穿越六个省市,历时十天,行程五千三百公里。采访活动从抗战起点始,至抗战终点止,选择了抗战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七个地点,让网络作家们了解抗战的全过程和全貌,了解抗战的挫折与胜利的成因。一路的参观、讨论、思考,让网络作家们经历了一次灵魂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
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采访采风小分队活动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参与活动的网络作家和文学网站的主管们多次谈到,大家以前读过一些关于抗战的教科书,看过不少抗战影视剧,对于抗战历史多少有些了解。但这次走实地,到现场,听到的,看到的,无论是就丰富性、生动性,还是真实性、共鸣感,与那些书面的、网络的资料不可同日而语。网络作家虽然是在网上创作,创造的大多是虚拟世界,但同样需要真实世界作支撑,需要现实领悟启发灵感;同样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接上地气、沾上人间烟火味。与现实现场保持密切接触,感知生活、获得灵感,既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实际需要,也是网络作家走向成功、成为大师的必由之路。
陈崎嵘介绍说,采访采风活动受到沿途各地党政领导、作协(文联)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参与活动的网络作家更表现出极高的自觉性和极强的组织观念,没有中途因故请假掉链子。这说明大家对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很重视,对网络作家、网络文学很重视,也启示我们,选择和设计网络作家的社会活动或公益活动,必须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出发,要抓住时代的焦点和社会的热点,这样才能获得广泛支持,收到良好效果。同时,要正确认识评价网络作家。不仅对网络文学作品应当历史地公正地认识,而且对于网络作家的政治意识、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也应当深入了解、给予客观评价,从而更加热心地做好团结联络服务网络作家、积极正确地引导网络文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