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

    王树增完成革命战争史系列收官之作

    专家称誉《抗日战争》是全景式的生动的抗战史文学作品

    本报记者鲁大智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22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鲁大智)“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如今的年轻人知道,我们国家在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中有无数明知会牺牲仍然抗战到底的战士,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在近日举行的《抗日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书发布会上,王树增表示,自己创作《抗日战争》的初衷,就是把历史展现给年轻人。

        《抗日战争》以3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线索,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王树增说,《抗日战争》的写作长达6年,他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

        “《抗日战争》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纪实作品,它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高度,用国际眼光审视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生、发展及结局。”解放军首席军史专家刘庭华认为,《抗日战争》的写作立足于全民族抗战的全局,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地位作用,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中流砥柱作用,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各阶级、各政党、人民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刘庭华指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出版这样一部全景式的、生动的、可读性强的抗战史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王树增曾出版《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等书。“我写我的战争系列的时候,并不是按照战争发生的年代顺序,而是准备好哪一部就写哪一部。把《抗日战争》放到最后,主要原因是这场战争太重要了。它经历的时间长,过程惨烈,对当时中国和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非常重大。”王树增说,《抗日战争》可以算作是自己中国革命战争史系列的收官之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