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

    邱茂泽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6月17日   03 版)

        文也者,万象之仪表,天地之化生。玄黄色杂,方圆体分。实天地之心。

        现在我们没有了宗识千年、流水回雪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千载之下、万世景仰的天地之心。这是怎样的文化?

        从日常生活到社会制度,竟然能全部“蹈空”来做。养空而游,虚实来风。没有结构,每一件事像球体圆转自随,所有的事又有一个定海神针,把变换汇聚到周围。没有宗教,每一物自在吸收、放射,相互塑造、修养生息。长此以往,生成着“家族相似”的永恒社会。不只是体系,还有生态,变化万千,吐纳之间没有内外。没有现代管理,又有盈然结织的掌中之事,轻灵、健动,动中有静,静中能动,均衡统一。

        这又是怎样的历史事理?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中引南朝颜延之语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

        绘画不是光凭知识、想象就可以产生,而是传接深层组织的能力,人生涵养的动德。在学中识,识中用。间使离合,摇落深思。

        古人云,文成法立。万象朝叩,缄默归宗。首先是气贯长虹的乐理,其次是心灵默识的表征,最后才是图形表象。

        它要求:一是语汇、语藏,二是表现功力,这两者又合二为一,在风格内质中贯通,形成活化的现实。最后,要写的不是现实之一种,而是历史意志在书中的心灵映照。

        文,在有意无意之间,不迁不陌,非途非路。造化沉郁,别有洞天。

        只有心灵凝练的文化,才含蕴了语言的深度和广度。只有文化承启,回照了生存的厚重,才产生了表现的动德,而后“言有物”“言有序”,光写无声。

        文章有字法、句法与谋篇。用字奇偶,可以产生笔力出奇,但光有状物写貌,还不行。所谓“性情渐隐,声色大开”,产生的是技法表现失衡,没有句式起承转合的墨力。所以,要有义格。句法就是画交文实现出来的双重语境,而后谋其篇,原其意脉,言事相促,文质相渲。文章的深远意境,就在目前。

        这已经是生命原始处身,产生的环境具身。它说明一切意义乃是基于生活的完整。纵里寻她千百度,相知相求,汇然于心。表象是文化的贯通,为组织调节所驾驭,产生了生活的诗情画意、知觉明莹。

        所以,子贡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