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

    首届“中国校园童话节”在广州举办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6月10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6月4日至6日,首届“中国校园童话节”暨中国儿童阅读提升计划系列活动在广州市萝岗区举行。本届“中国校园童话节”的主题是“童话润童心,阅读促成长”,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广州市萝岗区教育局联合主办。

        本次论坛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童话理论论坛,邀请金波、罗丹等儿童文学作家探讨当代童话的审美与教学价值;二是童话教育论坛,共同探讨童话教学的问题;三是童话公开课展示;四是童话写作培训;五是邀请叶刚、杜梅、海嫫等多位童话作家到萝岗区的六所实验小学与孩子们见面交流,给孩子们讲阅读,讲童话,讲童年的故事。会上,来自萝岗区参与阅读项目实验学校、北师大附属学校的6位教师分别从“童话阅读交流分享课”“童话阅读指导课”“编童话故事”等方面对童话课的课型进行展示,在童话的交流、阅读、口语表达、习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得到谭旭东、朱传世、王亚芸等童话作家和教研专家的一直好评。

        “不论何种年龄层次,童话无处不在。”儿童文学作家罗丹表示,我们应该提倡播种童话,老师要有发现童话的眼睛,要一边教童话,一边写童话,鼓励孩子们多讲童话,《小蝌蚪找妈妈》就是幼儿园阿姨写的。对于这一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主任谭旭东表示认同。他说,童话虽然在幻想世界里,但是需要播种,可以通过口头传播或创作童话,还要有童话的知识,尽可能会写童话,用故事的方式把童话播种出来,才能结出美德的果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室主任朱传世认为,幻想是童话最重要的特征,没有想象和经验的世界,童话是残缺的。建立童话的评价体系和机制,童话课程从价值到架构的开发都大有可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