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德国发展报告(2015)》显示

    中国企业直接投资成为中德关系发展新引擎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6月10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共同举办的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最近在京举行。报告认为,直接投资正在成为中德关系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企业对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成熟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其主要投资方向有二:一是面向产业链上游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设计、研发以及核心零配件的生产制造;二是面向产品终端的分销渠道和营销网络,特别是具备优秀跨国经营能力的企业管理团队。这种投资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落后的发展模式。

        报告认为,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效益,中国对德直接投资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有利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稳定发展。随着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增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为中国企业工作。这既能缓解让当前欧洲政治家最为头痛的问题——失业,也能让欧洲人近距离了解、感知更为具体和真实的中国。德国是当前欧盟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又是欧盟范围内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中国对德投资所具有的“正外部性”必将有利于整个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其次,有利于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能力。与欧盟正在进行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中国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重要方式,德国作为欧盟最具影响力的成员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将大大加强中方在谈判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