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刊
学者谈童年阅读(详见10版)
何兆武:儿时阅读影响世界观
温儒敏:读书也可“不求甚解”
齐锡生:因《李斯传》研究政治学
林安梧:《论语》开启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刘泽华:从小学课本中认知中国
廖名春:读书要读“正”
高全喜:好书应该反复读
萧功秦:求知者的三种境界
马振骋:勿停留在低品位阅读上
王晓平:《十万个为什么》里的“沉醉时光”
作家谈童书阅读(详见14版)
叶永烈:童年阅读史
梁 衡:诗词阅读滋养的童年
李佩甫:书本改变的人生走向
范小青:阅读文学名著开始的人生
王跃文:喜欢的书常读常新
范 稳:连环画出租屋里的童年阅读
陈应松:小人书的启蒙
专家荐童书(详见15版)
高洪波:“把一本好书从肉到骨头细嚼慢咽”
海 飞:“读出书的味道”
金 波:“诗意的境界”
张之路:“希望有更多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深刻厚重的书”
王泉根:“呼吁品质阅读、分级阅读和民族阅读”
方卫平:“让书籍照耀童年”
朱自强:“好童书要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刘绪源:“可乐书”“药书”和“水果书”
王 林:“慢”教育,“自”成长
吴 琳:激发阅读动机,孩子爱上阅读
读书报六一童书推荐
(详见18、19版)
2015年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
(详见11版)
怎样读经典——尚书
(详见8版)
易卜拉希莫维奇自传
捉刀手承认大量编造
瑞典作家大卫·拉格克兰斯(DavidLager-crantz)公开承认,他在为兹拉坦·易卜拉希莫维奇署名代写的自传《我是兹拉坦》(JagärZlatan)中,全盘杜撰了这位瑞典国家队和巴黎圣日尔曼俱乐部球员没有说过的话。上周在威尔士做客海伊文学节期间,拉格克兰斯告诉场内观众:“关键之处在于我没干记者的活儿。我没有引用他的话。我知道这个——如果你想找出一些听起来又真实又可信的东西,那你最不该做的事就是引用。我不认为我有哪句话是真从他那儿引来的。我试图得到他的一个幻像,努力找出故事。我要找出那个文学意义上的易卜拉希莫维奇。”
(详见6版)
“三国囚徒”平反纪实
百龄反法西斯战士苏飞的故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让苏飞兴奋不已,他立即给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写信,要求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当时大使馆武官处长吉和是苏飞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同学,协助他办理回国事宜。好事多磨,期间苏联克格勃的官员曾找苏飞“谈话”:“苏联对你有什么亏待的地方?你要认真考虑!”尽管肃反扩大化毁了苏飞的青春年华,但他已无意追究,只表示:“中国革命已经胜利,我要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官员又说:“你要认真考虑,一切严重后果由你自负!”苏飞起身正告:“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1954年,在异国流浪了18年的苏飞终于如愿携眷回国。中央组织部帅孟奇副部长派人迎接,并当晚在家中接待了他们。她也是东方大学的毕业生,对他们说:“没有苏联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应该饮水思源。苏联无私地帮助新中国,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
(详见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