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5月27日 星期三

    总局: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思路

    薛松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司长)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5月27日   06 版)
    题图为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的海报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规划的编制工作由总局规划发展司负责。经过反复研究探讨,我们对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形势有一个初步判断。”

        ■“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要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传统出版发行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强内容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的建设,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生产技术体系和相关标准的建设。

        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这项工作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我想跟大家交流的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二是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目前规划编织的情况。

     

        做出一个好的五年规划,离不开对新闻出版业前一个五年整体发展实事求是的总结和评估,离不开对当前形势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今年,总局把对“十二五”期间的评估工作做为一项工作重点。那么,如何看待“十二五”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服务大局能力增强,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宏观的基本判断是,“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业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战略部署,始终能够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了文化产业的振兴规划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其一,五年中,行业服务大局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新闻出版业有事业和产业两方面属性,新闻出版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积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巩固舆论阵地,传承中华文明,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作为产业的新闻出版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十二五”期间,整个新闻出版行业坚守阵地,把握导向,凝聚共识,出版了一大批好作品。

     

        其二,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2013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的服务实现营收18246亿元,比2010年增长47.4%;出版图书44.4万种,比2010年增长了35.4%;人均图书拥有量达到6.11册,比2010年增长了14.6%;出版报纸482.4亿份,出版期刊32.7亿册。特别是数字出版营收,在2013年达到2540.4亿元,增长了140%,在所有的出版门类里是增速最快的。37家经过总局批复的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和园区的集聚效应已经得到了显著体现,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大的产业带。统计显示,2014年,整个新闻出版行业的营收大概在两万亿上下,比2013年增长近10%。

     

        其三,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文化体制改革领域率先推进了政企、政事、政资、管办四分开,实现了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经营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社、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到位;推动了公益性出版单位编辑宣传和生产经营分离;成功组建了120多家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其中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在世界出版业50强的位次显著提升。通过改革,我们确立了管理、市场和服务三大主体,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体制机制的转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扶持精品生产的引导机制,支持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及加快技术创新的推进机制,参与国际竞争的激励机制。

     

        第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公益性单位为骨干,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到2014年底,我国的出版基金已经资助了1600多个国家级出版项目,全国建成城乡阅报栏9万个,成立农家书屋60多万家,覆盖全国的行政村。

     

        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推动,有7亿人次参加过各类的全民阅读活动;国民综合图书阅读率从2010年的52.3%提高到了2013年的57.8%;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逐步覆盖到了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其五,“走出去”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国出版业深入实施了一批“走出去”的重点工程,成功打开了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物市场。中国出版业的版权输出和引进的品种比例,从2010年的1:2.9,提高到了2013年的1:1.7。我刚刚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工作的时候,这个比例是一比十几。各类出版物实际出口的总金额从2010年的3758万美元,增长到了1亿美元。2013年,包括期刊数据库的海外付费下载、电子出版物的海外销售、网络游戏在内的数字产品的出口金额,达到了19亿美元;新闻出版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超过400家。

     

        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可以说,“十二五”时期,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成就巨大,但我们也要正视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出版产品的内容质量有待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待加强,新闻出版的有效供给不足,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出版单位的转型升级有待提升,融合发展有待加速,传统出版产业出现了增长速度趋缓的局面。2014年,数字出版的增长速度也从原来30%、40%的增速降至百分之二十多。

     

        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所占比例不高,加快传统出版和新型出版的融合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现代市场体系有待健全,束缚出版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市场主体不成熟、现代体系市场不健全等问题仍然突出。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要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手段有待创新,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数字出版和新出版领域的出版法规相对滞后;“走出去”方面的提质增效有待创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新闻出版业的重大发展机遇期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规划的编制工作由总局规划发展司负责,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给予智力支持。经过反复研究探讨,我们对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形势有一个初步判断。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初步形成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格局的重要阶段,是我国从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关键五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出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环境、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我们面临的宏观背景。新闻出版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文化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积累的重要载体,迫切需要生产出更多的优秀产品,来铸就中华民族的文化高峰,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面对党和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特别是面对当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系列新变化,迫切需要新闻出版保持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完成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任务。

     

        总体来看,新闻出版业依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大发展机遇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更凸显出新闻出版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目标。新闻出版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层和重要组成部分,确实应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内在动力,带来整个行业传播力、竞争力的跨越。

     

        三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新闻出版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必然面临转变。文化消费存在着总量性缺口,现在,我们正处在文化消费启动、边际递增、爆发式提升和进入平稳增长四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文化消费热潮刚刚启动。

     

        四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出版产业创新业态、实现战略转型创造了更加有力的发展条件,为传统出版实现转型升级以及融合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

     

        五是中国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也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取得突破提供了更好的时机。

     

        在对“十三五”期间形势判断的基础之上,则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即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融合发展,提升传播能力,加大惠民服务,强化行业发展。到2020年,新闻出版思想舆论更加巩固,新闻出版的创造活力更加旺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闻出版产品更加丰富,新闻出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弘扬中华文化的实效更加显著,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相互融合的现代格局初步形成,新闻出版强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

     

        到“十三五”期末,希望国民综合阅读率与人均图书拥有数量稳步增长,出版物的实物出口规模和版权输出的数量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方面,行业营收和增加值可以继续保持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增长速度;结构优化方面,希望科技投入能够逐年增加,新型出版收入在全行业收入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在创新管理方面,法规建设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日益健全,依法行政的水平显著提高,思路和手段更加明确。

     

        “十三五”期间十个工程项目

        以上是我们对当前新闻出版业形势任务的基本判断,规划编制的工作还在启动中,也请各位同仁提出意见,进行批评指正。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很早就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去年8月份,就根据中央的要求成立了领导机构也制定了方案,明确了基本的编制思路。

     

        同时,总局也在进一步加强和发改委、财政部、中宣部、中财办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争能够把新闻出版的重大项目纳入到国家规划里。总局已经向发改委上报了全民阅读工程、国家数字出版传播工程、国家版权产业发展推进工程、网络内容监测和管理系统建设工程、新闻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等十个工程项目,积极争取把国民综合阅读工程纳入到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指标体系里。

     

        把新闻出版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到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大盘子里去,则新闻出版业在“十三五”期间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保证、财政保证就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实现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有效对接。

     

        “互联网+”和项目资金支持

     

        3月31日,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列入到中央深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重点督办的任务。

     

        应该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确实重新定义了我们获取信息、知识、能力的方式,对传统出版的冲击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传统出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发展的领域,把内容优势延伸到网络空间,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

     

        推动融合发展,是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出版业壮大自身的途径之一。目前看来,国内外推动出版融合发展尚没有形成范式,没有完全适合于我们的经验可以遵循,可能有一些单位通过不同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未见得这个经验可以拿过来直接使用。所以,“互联网+”,对出版业来说,既是条件也是重大机遇,如果抓住机遇,始终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就很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切实提高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实力。

     

        财政部跟总局一起来制定这份文件,是最大的亮点。通过积极争取,财政部同意两家一起发文,对出版业而言,是巨大的利好和助推的动力;使得这份文件在打出了多元推动出版融合发展组合拳的同时,也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含金量。事实上,财政部门这些年来对推动我们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做了很多的工作。

     

        中央文资办主任王家新提到,到目前为止,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领域,已经安排了国有资本金预算5亿多,重点支持了101家文化企业;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亿多,支持了77家出版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按照指导意见,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传统出版发行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强内容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的建设,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生产技术体系和相关标准的建设,力争尽快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坚持出版特许经营的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分开。在此之前,业内就已经开始了制作和出版分开的探索,特别是北京的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为国有出版单位和民营文化企业联合打造的出版平台,在统一审核把关、统一配置书号、统一出版单位的前提下,放开选题、放开策划、放开制作、放开品牌、放开发行,这项探索为制作和出版分开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现在,总局有关业务部门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调研,着手制定制作和出版分开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出台后,对民营书业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些年来,国家财政对新闻出版业加大投入力度,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文化产业资金即为国家财政的直接支持,是扶持我们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初步统计,从2008年到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一共安排了192亿元,支持了文化产业项目3300多个;其中支持新闻出版业75.4亿元,占了资金总量的将近40%;支持新闻出版业项目数量1100多个,占到项目总量的30%多。

     

        从2011年到2014年,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30.6亿元,其中支持新闻出版业19.78亿元,占到整个资金总量的64.6%。财政部表示,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各地财政部门、宣传文化部门,包括企业的沟通协调,把这项工作做精,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的方式,通过项目补贴、贴息贷款、保费补贴、绩效奖励等措施,更好的和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进行衔接。

     

        2014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闻出版产业项目共320个,涉及到了12个支持方向,其中,民营书业申报的38个项目获得了支持,项目内容涉及到实体书店的扶持、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总局的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也不断加大对民营书业的支持力度,目前改革发展项目库注册用户3100个,其中民营书业的注册用户近1000个,占到注册总量的32%。

     

        从民营书业入库项目的总体情况看,民营书业企业以比较高的市场敏锐度,以纵深方式来关注出版产业的某一个方向,或某一个热点,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实施具有盈利能力和市场需求比较迫切的项目比较多。但民营书业的改革发展项目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对政策的关注度不高。比如说,2014年新闻出版方面有12个重点支持方向,但民营书业申报的只涉及到6个方面;此外,民营书业申报的项目起点比较低,规模也比较小,多数局限于本企业和本地方市场的个性化发展,不具备行业示范和引导的能力。这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文化资源的配置中,主要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财政资金的扶持是有限的,但财政资金的杠杆和撬动作用明显。比如说正在实施的文化金融扶持计划,2013年安排了4.6亿元,但最后撬动的社会资金达到了770亿元;2014年安排了6.7亿元,最后撬动的社会资金达到了830亿元。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产业项目的策划和申报工作,这些政策运用好,对出版事业的发展会有实实在在的助力。

     

        (本文为薛松岩在第十二届民营书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由本报记者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