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

    八十九岁冲绳作家获川端康成奖

    读书报特约记者戴铮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29日   04 版)

        读书报特约记者戴铮报道以遴选年度最佳短篇小说为特色的第41届川端康成文学奖日前揭晓,89岁的大城立裕凭借小说《铁轨的那一边》摘得桂冠,由此成为继2003年以90高龄获奖的青山光二之后,该奖历史上第二位超高龄得主。

        大城立裕1925年生于冲绳县中城村,从冲绳第二中学毕业后,于1943年到上海东亚同文书院读预科,在苏州迎来了日本战败之日。1946年退学回冲绳,当过高中教师,后在美军占领下的琉球政府任职。冲绳复归日本后成为县政府职员,主要负责编辑经济、历史史料,曾任冲绳史料编辑所所长。1983年任冲绳县立博物馆馆长,1986年退休。

        大城立裕在公职之余坚持创作,1949年即发表小说处女作《老翁记》,1959年开始连载描绘冲绳历史的长篇小说《琉球处置》。1967年,他凭借小说《鸡尾酒会》摘得第57届芥川奖,是首位荣获此项日本纯文学最高奖项的冲绳人。这部作品描写一个冲绳人在女儿被美国军人诱奸后,为是否进行控告而陷入矛盾心理,既象征性地表现了当时夹在日本本土与美国之间的冲绳的痛苦,也深刻地揭露了在不平等的所谓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污秽的一面。

        大城立裕共创作了70余部小说、戏剧、随笔作品,成为冲绳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著名文艺评论家池泽夏树称作“在所有意义上都代表战后冲绳的作家”“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冲绳的作家”。他对冲绳小说进行了实验与大胆创新,表现手法层出不穷,这在“战争和文化三部曲”《从太阳的尽头》《能发光的荒野》《卖恋爱的房子》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这些风格、主题内容迥异的小说,能令读者深层次地理解冲绳文化与冲绳人在夹缝中生存的处境。

        此番获奖作品《铁轨的那一边》是大城立裕在妻子得病之后创作的一部“私小说”,描写主人公的妻子因脑梗卧病在床,令日常生活与个人记忆均陷入不安定的状态。为了让记忆障碍早日得以康复,夫妇二人相依相偎,以往各色各样的回忆在小屋中慢慢流淌……

        川端康成文学奖设立于1973年,由川端康成纪念会主办,以川端所获诺贝尔奖金和死后稿酬的三分之一作为基金,嘉奖年内发表的最佳短篇小说。水上勉、大江健三郎、河野多惠子等文坛大家都曾荣膺该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