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

    社会问题的文学思考

    田珍颖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29日   11 版)
    《失独,中国家庭之痛》杨晓升著,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35.00元

        就《失独,中国家庭之痛》这部作品来说,它涉及的是计划生育的国策,题材不可谓不大。作者稍有犹豫、规避风险,一部对社会问题涉及较深的作品,就缺失了。

        这是一部需要静心阅读的书,这是一部能引起思考的书。

        关注“失独”这么沉重的话题,本来应该是社会学家的责任,现在由文学家来做了。

        说到“责任”,我们拈出它的分量。担起这样的“责任”,需要勇气,需要一种非凡的使命感,也需要作者在思考中显示出的深度和智慧。

        这里,我们将引出一个对报告文学作品颇具分量的词汇,即:现实性。对于报告文学来说,现实性不是平面的时间界定和标志,它是题材自身的现实意义所在,又是作者在选择和发掘时,对题材内容的剖析及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实性决定着一部报告文学的分量和深度。

        当我们读着《失独,中国家庭之痛》时,我们在这部作品中看到,作者是怎样严肃而又严谨地担负起这样一个具有现实性的重量级题材的责任。当人们眼见文学日渐浮躁的时候,直面现实的文学作品就显得十分珍贵。就《失独,中国家庭之痛》这部作品来说,它涉及的是计划生育的国策,题材不可谓不大。作者稍有犹豫、规避风险,一部对社会问题涉及较深的作品,就缺失了;一个应当引起全民族注意的社会问题,就被搁浅了。如今写作的“风险”,使不少作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但,假如文学失去了对现实的观照,它的社会存在将是怎样一种脆弱的情景?

        说到计划生育这个国策,在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三十多年来,它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关键时刻,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因为它如此至关重要地融入我们民族的发展史,又融入我们每家每户的生活中,我们才需要更加加倍地关心它。对它实施三十余年实践的关注和审视,正是为了完善它。这就是《失独,中国家庭之痛》这部书的创作初衷。作为一部长篇文学作品,本书的社会思考被延伸了,它使我们的视野开阔,对“只有一个孩子”的现实及前景,都有了难以遏止的思考,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民族及国家的一件大事,我们怎能漠视不问呢?

        以文学来思考社会问题,也许没有社会学家那种理性探讨来得深邃,但文学是形象的,因而它鲜活、生动,能动人心魄。《失独,中国家庭之痛》动笔前,作者已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所以,一旦笔触走动,即有了力透纸背的说服力。理性被深融在字里行间,作者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组令人心悸的数字:2000年我国有16000多名学生死于非正常原因,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早早离开了人世。这是一个怎样令人心悸的现实!于是,一个个夭折于年幼的花儿般的面孔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看到了命断车祸的张晔,怎样在街头流尽了她的最后一滴血;我们看到了在流星雨之夜,生命被残酷夺走了的马旻,是怎样如流星般地在夜空中召唤她的父母和同学;我们倾听了小小何羽飞的诉说,他原本是去上学的,但是他却死于横祸,来不及看一眼爸爸和妈妈;我们看到了在克拉玛依大火中丧生的孩子们,看到了在美国丧生的少女胡璐,看到了死于俄罗斯的年轻的中国留学生们……当这些令人心痛的死亡向我们涌来时,作者将我们引入深层的思考——他告诉我们,这一切只是悲剧的开始,因为,这些死亡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唯一,当这仅有的一个孩子死去之后,留给父母、亲人那无法弥补的悲痛和家庭生命位置的空缺,才刚刚开始。于是,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失去唯一孩子的父母,是怎样一夜间白了头;是怎样呓语般地与死去的孩子天天说话;是怎样精神恍惚地度日如年;又是怎样强打精神地去工作以排遣内心的伤痛。更有已到中年的父母,怎样艰难地求生二胎,企盼医治因孩子夭折带来的悲怆……总之,这是一幅让人流泪不止的人生画卷,而作者绝无煽情地展现了它,是为了引导人们的理性思考。当孩子的生命每天从我们的身边逝去时,我们还能说这只是个案吗?当失去唯一儿女的父母在悲痛中艰难度日时,我们还能指望仅仅用赞美坚强来抚平他们心上的伤口吗?

        形象的力量,就是这样震撼了我们,让我们在不经意的平庸生活中,受到了刺痛,从而关注起我们身边的生命,关注起由小生命逝去而引出的悲剧以及他们所显示的社会性。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是以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为宗旨的,那么,《失独,中国家庭之痛》让我们看到了那曾经让我们忽视的一种社会存在,看到同我们生活在一个蓝天下的我们手足同胞的痛苦生活,我们能让人间的温暖从他们身边倏然流失吗?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人性”二字。于是,顿觉《失独,中国家庭之痛》的作者,是具有了多么强大多么深厚的人性,才能全心全意地关注这失去了唯一儿女的人群,并向全社会展示了他们那难以诉说的内心伤痛,从而,理性地为全社会提出了一个思考:“只有一个孩子”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更完美地记载于我们民族之史册。

        这是一个重大的思考。作者是用文学的形象,令人信服地引出这个思考,毫不强加于人,只用充满善意与同情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事实——大量的事实。事实的量,在这里变成了一种无可争辩的力,去推动我们的思考。有了这么大的数量,作品的立意才能稳如山石,作品中蕴含的理性,才有了光芒。有道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然许多父母失去唯一孩子的结果是相同的,但世界上所有的悲情,都有它各自的不同。体会这些人间悲剧,认知它们存在的现实,才能使我们对“只有一个孩子”却死于非命后的种种现实生活,有了理性的思考。

        应当感谢作者,他从如此多的残酷的年轻生命的死亡中,为我们理出了一个社会问题思考的头绪。而这个社会问题所涉及的又是这样的重大。我们读着这部书,自觉面对着一个曾被我们忽视了的社会存在。如今,我们面对它,生发出的同情心是如此的深厚;我们面对它,引发出的思考是如此的严肃,我们想为修补这个现实而出些力的心愿是如此的迫切。作者在全书的尾声中,曾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在灾难面前,人总是渺小的,生命总是那么脆弱,命运总是那么不可预测地充满风险。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感到担忧,于是,作者以“保佑生命,祈求健康”作为对13亿中国百姓的祈祷。

        这是一个文学工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文字。

        而全社会,由此引发的表达和思考,应当远远不止这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