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

    关注知青:从文学到文献学

    唐晓云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29日   24 版)

        “历经四个春秋寒暑,经过几十位志愿者的辛勤劳作”,主编金光耀、金大陆先生面对刚刚问世的《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以下称《史料辑录》)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刚刚问世,是指《史料辑录》版权记载为2014年12月,而真正到达读者、研究者的手中,日历早已翻到2015年了。四个春秋,是指2011年3月上海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伊始,作为研究会的一项基础性课题,两位主编随即着手的一个大型项目,掐指算来整整四度寒暑。几十位志愿者,则指一批年逾六旬的老知青自告奋勇,主动参与其事,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三级政府19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的数千种新方志中,爬梳剔抉、悉心搜求。没有这群甘当志愿者的老知青孜孜矻矻、齐心协力,哪来这六大卷的煌煌巨制。所以才有两位主编在“出版感言”中表达了对《史料辑录》参与者的真诚敬意:“老知青们起早贪黑,在昏暗、逼仄的库房里埋头工作。从严寒料峭一直坚持到春暖花开。没有这批知青们每一页的翻阅、每一段的查寻、每一句的摘录、每一字的校正,哪会有今天的收获和成功呢!”

        跨越三个时代的“知青运动”,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中,形成于60年代初,当时称“知识青年下乡上山”,以邢燕子、董加耕、侯隽等一批高中毕业生为代表,毅然放弃升学机会,志愿回乡务农,成为这一时期的知青楷模。如今形之于口或见之于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通常指在60年代末达到高潮,又在70年代后期戛然而止,遍及全国大中城市、约有1790万知青被送往农村、边疆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最早关注的是文学。1978年初春,时年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在一个小阁楼上通宵熬夜写作,完成了不到万字的小说,题为《伤痕》。与此同时,上海的另一名女知青竹林,以她在安徽凤阳插队六年的经历为背景,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生活的路》。在拨乱反正年代,《伤痕》更多的是控诉,《生活的路》则着力描写知青在生活道路上的挣扎和探索,并开启了“知青文学”的先河。此后,描写知青生活的作品比较著名的有:叶辛的《蹉跎岁月》(1982),“蹉跎岁月”四字也随即成为知青命运的代名词;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1984),则以粗犷浓烈的风格,刻画了一组在北大荒战天斗地的知青群像;老鬼的《血色黄昏》(1987),作者以八年草原农场的切身经历,讲述了内蒙古兵团知青那一幕幕狂风暴雨、熊熊烈火的景象。

        进入1990年代后,知青回忆录开始出现,并引发了高度关注。影响较大的有《北大荒风云录》(1990),汇集400多名当年赴黑土地垦荒者的真实回忆;《草原启示录》(1991)同样由饱尝过大漠风沙和草原寒冬的数百名知青执笔;《无声的群落》(2009),汇集了近百名文革前重庆知青到大巴山区插队落户的故事,他们是上山下乡运动中一批真正的“老知青”。然而,这些回忆录的讲述者,在他们动笔(或受访)时,早已人到中年,或早已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或自办企业成了企业家,或已有一官半职,总之,大多已是所谓的成功人士或社会精英。他们以切身经历告诫人们要奋发上进,不管曾经的遭遇如何不堪。他们大多拥有一种品格,叫“坚毅”。这种坚毅造就了他们成为知青中的佼佼者,他们感恩那些岁月的磨练,并视为人生的一笔财富。可是,知青中的绝大多数,他们的一生也许仅用六个字足以概括:“从下乡到下岗”。

        回忆录大多停留在“故事”层面,生活细节千差万别,情节主线大致相同。可以引申出种种不同诠释的“故事”,不可避免地带有讲述者的情感倾向。其中也有反思,但一般都从道德层面来看待问题。故事中主人公的幸与不幸,都是对那段岁月的某种回望;青春的无悔与有悔,都是差异极大的个人感悟。大量的回忆录(包括大量的“知青书信”“知青日记”)的结集出版,不单是对上山下乡的追忆,还融入了多年之后对这段人生的思考。一篇篇证言般的故事,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为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实的材料。但是,思考远不能替代学术研究。

        近二十年来,从史学角度研究知青史,开始受到学界、尤其是史学界的重视,标志性的成果有一些,却不多,其原因无外乎大量的档案尚深锁架阁,文献与史料的搜集、整理没能及时有效地展开。许多学者坦言,知青及知青史的研究,从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

        自2011年起,两位金主编、数十位老知青志愿者,在上海市社科联、上海市通志馆、上海市社科院历史所、复旦大学历史系等单位的支持下,竭尽所能,搜罗汇集了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及下属各市县的新编方志,同时还涉及了各地大量新编的专业志,如教育志、卫生志、农业志、粮食志、公安志、审判志、公路运输志等等,总计5000余种,将其中有关知青的680万字文献记载,原汁原味地予以辑录,基本穷尽了所需的资料,并对原始文献进行整理加工,形成可供研究查阅的二次文献。

        历史学无非回答三个问题:曾经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切,必须建立在翔实、可靠、丰富的文献资料之上。如今,《史料辑录》的出版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打开了一座资料宝藏。主编之一金大陆说,眼下正处于知青研究“突破瓶颈”阶段。“突破”的路径,则是确定知青研究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建设”的方向;将知青研究纳入史学的轨道,成规模地建立资料库,“标树以史料开发和史实重建为中心的研究路径,构建以问题解答为中心的研究框架,才是一条正确的学术之道。”

        中国数千年的史学传统,一直以撰写“信史”为圭臬。作为中国当代史、文革史重要篇章之一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也必然以“信史”为目标,让文献资料在史学家的手中,撰著成有籍可查的、可靠和可信的历史。《史料辑录》将为重现这段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知青史的书写,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六卷),金光耀、金大陆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200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