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4月08日 星期三

    李怀荪14年心血积淀《湘西秘史》

    本报记者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08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夏琪)作家李怀荪历时1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湘西秘史》(作家出版社)近日首发。该书浓缩了湘西近半个世纪的恩怨和兴衰,是一部集湘西民情民俗、人文历史、人情世故、人生百态之大成的鸿篇巨著。与会专家认为,《湘西秘史》朴实,有质感,风貌独特,整部作品结构匀称,将史诗性和传奇性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小说分为上下两册,以湘西浦阳镇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生动再现了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这部鸿篇巨著不仅折射了百年湘西的市井百态,也反映了一位数十年从事湘西历史文化研究的“草根”学者的人生历程。

        作家李怀荪早年从事戏剧、文学创作,先后奔走于湘西各县。为了解沅水流域各地码头的状况,曾经花了17天时间从托口古镇顺江而下到达常德市,考察放排工人到达常德以后的生活状况。为了采访“飚滩”的“滩师”、潜水的“汨师”,在沅陵的青浪滩住了一个月。谈到采访的经历,李怀荪说,为了搜集湘西历史文化资料,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民情,他几乎跑遍了沅水中上游(包括湖南、贵州、湖北、四川毗连地区)所有的县,有的还去过两三次,做了几百万字的笔记。其间,他还曾沿着沅水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考察,了解湘西人的水上生活。有评论家提出,“梅山虎匠”“目连戏”“送瘟”是在湘西流传了千百年的渔猎、戏曲及民俗文化,如今有的已经无法延续,只能留在湘西的记忆里,有的是作为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留存,李怀荪在作品中把它们发掘、记录下来,是有重要意义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