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4月08日 星期三

    晚唐文学研究的新创获

    魏晓虹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08日   18 版)

        晚唐诗坛按照艺术风格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诗派,一个是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代表的绮艳诗派,在绮艳题材与心灵世界的开拓上做出较大贡献,诗歌艺术的主导风格是绮丽、委婉、悲怆。一个是以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为代表的寒士诗派,诗歌风格倾向于收敛、淡冷、着意,往往工于穷苦之言。近二十年来的晚唐诗研究主要着眼于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主的绮艳诗人群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寒士诗人群体的研究略显岑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永波副研究员新著《晚唐皮陆诗派研究》对晚唐寒士诗人的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值得关注。

        皮陆诗派是晚唐诗坛上一个重要的创作群体。其成员主要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杜荀鹤、聂夷中等人,虽然他们大多数人是唐代的进士,但几乎都没有踏入仕途,属于寒士诗人群体。长期在外漂泊与干谒,使得他们的创作敢于面对社会现实,接近下层民众。诗歌内容充实,艺术风格多样,继承了汉魏六朝诗歌的优良传统。《晚唐皮陆诗派研究》即对他们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对皮陆诗派的生平事迹、文学思想、诗歌创作、散文创作、松陵唱和、风格异同、后世接受与影响等予以了审视,尤其重视作品艺术研究。通过全面考察皮陆诗派的全部作品,指出这个诗派的成员虽在政治上不得志,然而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题材、体裁、艺术技巧等方面都有创获,在晚唐诗坛具有重要影响。皮陆诗派的创作,既是晚唐诗歌的余音,也为宋诗高潮的到来做了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他们对诗歌史的重要贡献。

        作者注重将皮陆诗派置于晚唐特定的诗歌格局中予以考察,进而总结出唐诗史发展的一些规律,进行较为准确的文学史定位。晚唐诗派与盛唐、中唐诗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成员结构的松散型,缺乏明确一致的文学主张,难以形成紧凑的文学团体,由此形成晚唐文学群体研究的障碍与难度。该著认为晚唐诗坛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衍伸,不仅从皮陆诗派的诗文作品,而且从大量的唐五代史料笔记中搜集材料,探讨皮陆诗派成员之间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为研究这个诗派找出最佳的视角。对他们与文学有关的社会活动,例如晚唐科举考试之中举与落第,谒客阶层形成的原因及其与幕府的关系,时人对干谒的态度以及实际成效,隐居的方式与心态,文人雅集与诗歌唱和等等,都作了深入全面的考察。

        《晚唐皮陆诗派研究》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善于从诗人不同的经历中来探寻独特的心态。例如诗派主将皮日休、陆龟蒙的主导风格是驰骛新奇,但因为二人的生平经历不同,他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陆龟蒙长期隐居在苏州,其诗歌主要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主,表现自己幽闲的情怀。皮日休则长期在外奔波,诗歌的应酬比陆龟蒙的要多些,在《松陵集》中,往往是皮日休迎来送往的诗歌为唱诗,陆龟蒙的为和诗。皮诗的新奇表现在语意、意境的奇上。陆诗风格的新奇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奇峭怪异上。

        诗歌体裁与题材以及语言与体式都是评价诗歌成就的主要要素,这恰好体现在皮陆诗派的创作上,本书抓住了要点和切入点。例如在诗歌体裁上,皮日休、陆龟蒙擅长五言古诗、乐府诗,他们奇峭的诗风主要由那些长篇的古诗构成,而罗隐、杜荀鹤、聂夷中等人主要是近体律绝,这种体裁上的差别导致风格上的差异,他们的特长在于五律、五绝、七律、七绝,诗歌风貌也趋向于平易。

        全书材料翔实,考证严谨。据不完全统计,本书引用古代典籍近两百种。例如分析皮陆诗派与中晚唐其它诗派之间的异同,直接引用唐人别集达四十余种,涉及到二、三十位诗人的直接交往关系。又如《松陵集》与苏州唱和研究,作者从大量总集与别集中勾勒出当时多次雅集的唱和情况,总结出准确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对苏州文会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唱和诗创作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述,纠正了以往文献中的错误记载。

        本书研究时采取的一个有效方法即对比论证。例如为了突出皮陆诗派在晚唐诗坛上的地位,作者将之与元白诗派、韩孟诗派、浙东诗派、浙西诗派等加以比较。例如皮陆诗歌创作中大量出现的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虽在其它诗派中也有一些,但皮陆诗派更加臻于成熟,对宋诗的形成与高潮的到来作出了创作实践,他们是晚唐诗向宋诗过渡的转折点,具有诗史意义,这样就突出了皮陆诗派的文学史地位。

        在论述皮陆诗派的创作成就时,作者也对研究对象保持客观的态度。例如苏州文会皮陆的唱和诗,尤其是有关渔樵酒茶的唱和诗,采取了和韵、依韵、用韵、次韵、和韵不合意、合意不和韵、双声叠韵、倒韵、回文、离合、吴体诗、齐梁体等体式,在用韵上喜欢押险韵,用偏冷典故从而造语诘屈。作者指出皮陆逞强斗胜的文字游戏实质在于怀才不遇,这是晚唐社会的一种折射,具有普遍性。

        作为一部研究诗人群体的学术著作,本书在结构方面难免有些考虑不周。例如前四章占据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后二章的论述给人有草草收场之感,前后用力不均匀,这也是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通病。此外,在章节的安排上也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例如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论述皮陆诗派的诗歌、散文创作,进行艺术分析,第四章探讨诗文创作异同,第五章研究《松陵集》与苏州唱和,也有艺术分析,但大同小异略显重复,读后有拖沓之感。是否可以将艺术风格研究专门作为一章来设置,更明快紧凑一些,也利于集中论述。此外,与皮陆诗歌创作有关大量出现的佛、道教内容,也没有见到专门的论述,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也许是作者对此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而忽略。书中个别论点也有商榷之处,如探讨唐代诗派对唐诗史进程之意义,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出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