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典籍汗牛充栋,但真正的“经典”却屈指可数。这其中尤以《五经》最为重要。这些“元典”经过后人的不断解读、阐释,历久弥新,或“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国文化一道独有的风景。自汉京以降,垂二千余年,虽然学凡数变,但经学的地位未曾撼动过。无他,“盖经者非他,即无下之公理而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传统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是学术的正统,其影响之深之广,非一言一辞所能概括。
《诗经》是《五经》之中最特殊的一种,它既是“经”,也是“诗”;它也是《五经》之中最重要的一种,出现时间最早,最为可靠,“精金美玉,字字可宝”(梁启超语)。白居易曾极言之曰:“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与元九书》)“五四”以后,《诗经》因其自身的特质而更多地被视为“文学”,而纵观两千余年的经学历程,我们不难断言,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还应当说是其“礼乐教化”的功能,以及由此所造就的“诗教”传统。
形成于西周初年的制礼作乐,旨在维护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诗”、“乐”不分,《诗经》天然地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云:“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三百余篇,其内容丰富,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因而其“诗教”意义,也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秦始皇三十三年,《诗经》遭遇“秦火”,但仍得全。汉兴,传诗者有鲁、齐、韩、毛等诸家。经过东汉前期的今、古文斗争,《毛诗》流传渐广,又因郑玄总结诸古文经师的成果,兼采今文经说,为毛氏《诗诂训传》作笺,终于大显于世,成为后世诵习《诗经》的主要读本,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版本。
《毛诗》之所以能够超越“三家诗”,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其《诗序》的存在,及其“依序解诗”的朴实学风,最终“把《三百篇》做了政治课本”(闻一多《匡斋尺牍》)。《毛诗》由民间私学到正统的官定读本,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何在?王长华、易卫华所著《〈毛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以下简称“王著”)专以《毛诗》为研究对象,对《毛诗》这一丰富而复杂的经典文本加以解读,抽绎出多重意义和价值,全方位考察了它在汉代及其以后“层累”地发展变迁过程中的文化遭际和文化命运。在笔者看来,该书落笔的重点,是对《毛诗》之于中国“政教”传统影响的探讨,这无疑扼住了《诗经》与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从而在林林总总的《诗经》学研究著作中显现出其独有的价值。
《毛诗》之“序”,是诗经学史上最为错综复杂、也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宋代以后,对“序”的态度,成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重要的分水岭。而“五四”以后,不少学者甚至将《诗序》视为《诗经》研究的最大障碍。但无论是“废序”或是“存序”,都必须认真面对“序”的历史存在及其影响,这是《毛诗》的纲领性文献。“王著”正是从《毛诗序》入手,分析《诗大序》的文化蕴涵、“《毛诗》序、传解诗理论的形成”等,揭示出《毛诗》之所以能够用之于“教化”的根本所在,为全书立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著”认为,《诗大序》明确提出的“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将《诗经》对于社会安定与世俗教化方面的巨大功用,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诗大序》对诗教的规范做了明确的总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在汉代确立其地位的《毛诗》及其“诗教”传统,中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在唐代得到系统性的强化,汉唐诗经学也由此达到顶点。唐开国之初,就集朝廷之力编纂《五经正义》,以整齐众说。由孔颖达主持的《毛诗正义》,引申发挥毛传、郑笺,成为有唐一代不曾动摇过的官方经典。“王著”断言:“在崇尚儒术的唐代社会,《诗》始终起着重要的文化建构作用,作为文化底色之一,《诗》与唐代文化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王著,第100页)唐人在汉代“美刺”观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挥《毛诗》的“雅”“颂”之政教功能,并将其用之于日常政治活动之中。同时,唐代的科举考试,也突出雅、颂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毛诗》的雅、颂精神对唐代的政教礼乐思想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甚至有时还延伸到除此之外的相关领域”(王著,第172页)宋代以后,理学大兴,《诗经》虽然不是理学阐释的主要对象,但《诗经》的政教功能一直不曾弱化,其影响依然不减。科举时代,“五经”取士,《诗经》是学子必读的教科书。由学而仕,士子表率社会,进而影响四野,经典就这样一代代如春雨润物无声,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无不受其沾溉。
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典章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它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几千年来,中国这片土地虽也饱经灾难,但社会依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之气,百姓“温柔敦厚”,经典的教化和滋养,不能说没有功劳。注意一下紫禁城坤宁宫里“日升月恒”的匾额,老百姓婚嫁时“琴瑟和鸣”的对联,我们不能不感叹经典“日用而不知”的伟大所在。“王著”所着力探讨的《毛诗》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除了学术上的意义外,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中,其弦外之音,也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