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1月28日 星期三

    谁帮巴金了了心愿——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秘辛

    徐庆全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1月28日   07 版)
    巴金写给江泽民的信
    江泽民给巴金复信
    江泽民致信邹家华、陈希同

        (上接第5版)

        巴金上书江泽民永久性馆址确定

        中国现代文学馆在经历了十多个春秋的艰苦创业后,藏品增多,规模扩大,作为过渡性馆址的万寿寺已阻碍了其发展。文学馆在开头的几年,因财政部所拨开办费的支持,工作幅度较大,藏品的增加也比较可观。但是,业务经费的捉襟见肘是已成的事实,不必讳言。临时性馆舍既占用了文物场地,又使得文学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很难实现,也是显然的。巴金预见到此点,从1985年开始便一再地提出建设永久性馆址的问题,进入1990年代后,巴金以他固有的执着,继续推动此事,并为此给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上书,要求为文学馆盖新馆:尊敬的江泽民同志:

        最近我收到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来信,对文学馆目前遇到的困难,我感到很不安。归结起来最迫切的是解决馆舍的问题。这件事已经拖了好几年,但至今尚未落实。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是我一生最后一个工作,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我相信它的前途非常广阔。这是表现中国人民美好心灵的丰富矿藏,它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识。我不愿意看见它夭折。它眼前又不少困难,需要大家的支持;也盼望能得到您的帮助,请您过问一下,在新馆址未落实之前,希望仍一如既往让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万寿寺西院安身,不实行有偿借用。

        我又老又病,写字困难,请原谅。一切拜托了,敬候批复。

        此致敬礼

        巴金一九九三年一月三日附上中国现代文学馆来信。

        同年2月22日,冰心也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致信,表示赞同巴金的建议。

        接到巴金的信后,江泽民很重视。从现代文学馆保存的档案看,1月7日,江泽民即批示:“请关根同志约请家华、希同同志一道商量一次结果望告。”1月8日,邹家华即圈阅;1月11日,丁关根批示:“请先送铁映、家华、希同同志阅。请中办帮助安排一个时间商谈。”2月4日,陈希同圈阅。

        时任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批示,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立即对现代文学馆反映情况作实地调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2月22日,邹家华副总理根据调查组提出的意见批示:同意建新馆;在新馆建成前,暂允中国现代文学馆继续无偿使用万寿寺西院为临时馆址;现代文学馆在借用期间要保护好文物。

        4月9日,在收到有关部门的情况报告后,江泽民亲自给巴金复信:巴老:

        今年元月三日来信,早已收悉。随即批转有关部门研处。现收到处理情况的报告,送上请过目。专此即颂康好!

        江泽民一九九三年四月九日同一天,江泽民还特意致信邹家华和陈希同,督促落实:家华、希同同志:

        现收到对巴老来信处理情况的报告,望能关心予以落实。巴老不轻易提出什么要求。他是一位中国比较有影响的老作家,何况也是为了文学事业的需要。世界不论那个文明国家,总是要拿点钱出来支持文艺工作的。务望予以继续支持。

        专此即颂 敬礼。

        江泽民一九九三年四月九日信中,江泽民在“望能关心予以落实”,“务望予以继续支持”下勾出重点线,予以强调。

        5月12日,邹家华批示:请锦华同志阅示,请计委商作协,落实新馆立项和建设问题。并请希同同志阅示。

        这样,在中央的直接推动下,得到北京市的协助,经过项目论证、规划,确定了如今的北京东北部慧忠庵的新址。当巴老得知已获准建新馆的消息后,他脸上又一次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说:“有希望了。”

        江泽民再次批示新馆建设日新月异

        但是,新址确定下来,现代文学馆的新馆建设也并没有一帆风顺。首先摆在面前的是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设计方案与进度问题;二是土地、税收费用过高,仅有投资难以支撑。巴金老闻此消息后,十分焦急,于1995年3月27日又一次上书江泽民总书记:“谢谢您对中国现代文学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围绕着工程建设,目前仍存在着不少困难,令我十分焦虑,为此,我请您再次过问一下。”巴金对工程性质、税收、土地费、资金困难等具体问题,分列四条直报总书记,然后又在信中认真对总书记说:“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我赞赏您在批示中强调的‘望能关心予以落实’,‘务望予以继续支持’。我还是那句话,文学馆是我最后一项工作,我盼望在我有生之年,能亲眼看到新馆的落成。”

        1995年4月7日,江泽民收到此信后,再次当即批示有关部门予以落实。1995年4月中宣部、中国作协相关领导同志立即拜访了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转达了总书记的批示,共商减免土地开发费用问题。

        这年4月,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同现代文学馆馆长李凖、常务副馆长舒乙带着一个设计在砂盘上的现代文学馆模型、专程来到巴金的病室,巴金坐在轮椅上仔细地望着展示在他面前那座未来的现代文学馆模型,认真地听着舒乙的讲述。他断断续续地说道:“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就是把中国人民的心灵表现出来。”他已经很多年没讲过那么长的话了,显得有些激动,停了一会他接着又说:“人生要有理想,我写作七十年,就是靠理想……我就是对拜金主义很反对。”在场者无不被巴金这番发自肺腑的话语所打动。

        1995年6月30日,翟泰丰按照丁关根批转总书记的批示,又以中宣部的名义约请国家计委、税务总局、北京市政府,围绕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关于现代文学馆重要批示,共同商酌对:1、现代文学馆选址,2、工程前期经费,3、工程设计进度,4、减免税收、压缩土地费,5、工程投资,6、工程施工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具体决定,并报告中央办公厅。此次会议后,经各方面共同努力,六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以落实,国家计委相关领导提出了关于新馆设计要突出文化建筑的特点,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园林化工程新的设计思想,并得到各方面支持。同时根据文学馆功能,又增拨占地67万平米,当年拨出工程前期费用200万元。计委给了大力支持,北京政府也积极协助,工程进展加快。1996年完成新设计,1997年11月开工,1999年9月整个建筑主体工程全面竣工。(翟泰丰:《我与巴金老人的往来》,《中国作家》2003年第12期)

        1996年11月25日,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新址奠基仪式。巴金高兴地发来贺词:“我因病不能远行,但我的心和你们在一起。我希望: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快一点建好,拜托了!”冰心也写来贺信:“今天,我得知: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奠基了,我非常高兴。请接受我衷心的祝贺。我愿意在我有生之年看到新馆的建成和揭幕。”

        2000年5月23日,环境幽雅、园林式建筑风格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深卧病榻的巴金无法走进挚爱的新馆,然而他在对新馆图片反复的抚摸和端详中早已熟知了这里的点点滴滴。开馆仪式上宣读了巴金的贺信,引发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每一位到馆中的人,都会荣幸地与巴金握手——每个门的把手都是按照巴金的手模制作的。

        如今,这座文学圣殿已经走过30年历程了,接待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当人们在触摸经典的同时,不会忘记巴金的倡导之功;而在回望建馆的历程时,人们同样也不会忘记胡乔木、周扬、白介夫、翟泰丰等人在这一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更不会忘记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