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作家进校园讲而售”有何不妥?

    赵志轩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17日   08 版)

        这两天,杭州市余杭区的郑先生很生气,因为他读小学的女儿不久前拿了一张通知单回家,上面写的大意是有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要来学校讲学售书,要求家长写好回执单带回学校。郑先生认为,这是变相的营销。(12月9日《现代金报》)

        作家进校园,不但可以让学生面对面地和作家进行交流,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使其长见识,增加其阅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仅从这一点而言,作家进校园进行演讲活动,即使随演讲涉嫌签名售书的行为,在笔者看来,只要所售书籍阳光、积极向上,并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让学生购书,那么,无论是作家的售书行为,还是学校组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都无可指摘,并无不妥。

        然而,这位家长就因为学校以下发通知的方式,通知家长作家来校讲学售书,就对学校的善意恶意猜测,并口口声声声称这就是变相营销。在笔者看来,这位家长所作所为不但有些过敏和过虑,而且也实在冤枉学校的善意。

        学校一再声称,组织这样的演讲活动,贵在丰富学生阅历,增加社会见识,即使购书也完全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的。换句话来说,无论学校怎么推荐,还是作家演讲多么煽情,只要保持价值判断和理性消费,是否购书的自由和权利,不还是都掌握在家长和学生的手中吗?

        况且,如果作家的讲学和演讲,的确回味无穷、不同凡响,真的让孩子受益匪浅、甚至终身受益,那么,为了进一步了解该作家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为此多买几本该作家的作品,在笔者看来,只要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益,也并无不妥。

        说到底,在“素质教育”喊了多年,应试教育却依然盛行的大背景下,作家进校园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学校不惜花费时间,有这份心思,组织这样有益于扩大学生阅历和视野活动,其实也很难得。我们作为学生的家长,应给学校和作家以最大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动不动就对学校和作家的善意,妄加评判和猜测,甚至犯了“过度维权”敏感症。

        河北省魏县 赵志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