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安部公房:面对墙,寻找门的 20世纪日本文学大师

    邱华栋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12日   11 版)

        正是安部公房,勇敢地把欧洲的现代主义小说潮流吸收融合,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完成了“小说的大陆漂移”转移到亚洲的重要一步。

     

        《砂女》,(日)安部公房著,于荣胜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他人的脸》,杨伟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燃烧的地图》,郑民钦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

     

        1

     

        新近,华东师大出版社推出了安部公房的三部代表作。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很多欧洲人还以为是安部公房获奖了,因为,安部公房在西方的影响很大。三岛由纪夫生前曾经说过:“安部公房的创造性和深刻的寓意,对日本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充分展示了其文学天才。”大江健三郎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也十分谦虚地说:“如果安部公房健在,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殊荣非他莫属,而不会是我。”他的谦虚自然令人赞赏,但这也说明了安部公房的极端重要性。

     

        安部公房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1947年,23岁的安部公房自费出版了诗集《无名诗集》,诗风艰涩、怪异,带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影响,表达了“二战”结束之后日本青年人的彷徨与苦闷的心情。1948年,他参加了在东京成立的现代派作家沙龙“夜之会”,这个沙龙由一群醉心于欧洲现代派文学的青年诗人和作家组成,大家经常在夜晚聚在一起,探讨以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去表现战后的日本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同一年,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终道标》由真善美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在写法上还显得稚嫩和生涩,讲述了几个年轻人的生活,虽然有些变形,但还带有现实主义的底色。1950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赤茧》,第一次表现出自己鲜明的存在主义小说风格:小说的主人公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者“我”,他在无边的都市中漫游,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他在都市中不断行走,在寻找家园的过程中,他自己竟然逐渐地退化和缩小,结果,他竟然变成了一个空空如也的赤茧,“我”消失了,自我变成了空洞的茧。这种带有荒诞感和异化感的风格,在他后来的小说中逐渐地加强。

     

        1951年,安部公房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墙》,并以中篇小说《墙——S.卡尔玛氏的犯罪》获得了日本最重要的文学奖、第26届“芥川小说奖”,从而一跃登上了日本文坛。《墙》翻译成中文有6万多字,故事情节怪诞夸张,带有超现实的特征,描绘了一个社会边缘人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日本社会中,人格的异化和精神世界的荒芜。这个人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公司职员,有一天,他忽然被解雇了。丧失了工作之后,他不仅在社会上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一个无名无姓的人,还被列为危险人物受到了社会的排斥,到处遭白眼,一些横祸也飞临头顶。到后来,连他的衣服、帽子、鞋袜都开始造反了,都开始和他作对了。最终,他异化成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永远处在被告的地位”上。

     

        有意思的是,在安部公房的笔下,《墙》中的主人公即使遭到了这样的厄运,他也不反抗、不申辩,而是接受了强加到他头上的一切,宁可任人摆布,丧失自我也无所谓。因为,似乎有一面墙摆在他面前,他却永远都冲不过去,这无形的墙仿佛是一副纸手铐一样,以别样的方式禁锢了他。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被人按到了墙上,他被墙包围和挤压着,最终,他变成了墙本身。从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他深受卡夫卡等作家的影响,以离奇、荒诞和可怕的描写,将日本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异化感描绘成令人触目惊心的存在,借此来书写人类存在的一种普遍状态。

     

        2

     

        1954年,安部公房出版了长篇小说《饥饿同盟》,并且,他开始投身于电影剧本和戏曲剧本的创作。1956年,他出版了短剧集《R62号的发明》。这段时间,是安部公房的小说创作和戏剧创作并重的时期。

     

        这个阶段,安部公房逐步进入到创作的高峰期,佳作不断推出,题材也显得开阔。1959年,安部公房出版了带有科幻色彩的长篇小说《第四个冰期》,1960年,新潮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石头的眼睛》,这是一部描绘日本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产生的异化问题的小说。1962年,安部公房又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砂女》,次年,这部小说获得了第十四届“读卖文学奖”,使他在大众之中的影响和声誉大增。

     

        《砂女》是一部最能显示安部公房的艺术风格和追求的小说,也是他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作品,因为在1964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并获得了法国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电影的流布使小说的影响扩展了开来。写作《砂女》这部小说,安部公房动用了他早年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系学习期间,喜欢搜集昆虫标本的一些体验。这部小说的情节本身带有强烈的寓言性和荒诞性质,讲述一个昆虫学家前往海边的一个砂丘地带,去搜集昆虫标本,结果,他在一个女人的诱惑下,不慎落入到一个巨大的、被砂丘所包围的洞穴里。那个女人就居住在洞穴里。她是一个寡妇,这是她设计的结果,使昆虫学家掉进洞穴。她希望昆虫学家留下来,和她一起生活。但是,昆虫学家却觉得自己落入到一个陷阱里了,被扣押和绑架了,他渴望尽快逃走。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逃跑历程。但是,无论他采取什么样的逃跑方式,都无法离开这个巨大的洞穴。周遍的砂丘令人绝望地耸立,砂石滚动,人很难爬到洞穴的上方。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和那个引诱他进入洞穴的女人之间的关系,也由敌对逐渐变得友好了,他也开始意识到,他可能还有另外一个自我,可以和变化之后的恶劣环境和平共处、可以和这个敌对的女人相处下去。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女人因为宫外孕被吊索拉走,送到医院去治疗了,吊绳就垂悬在昆虫学家的面前,昆虫学家获得了一个绝佳的、可以逃跑的机会,但是,他却改变了主意:与其逃跑,不如在洞穴里存在下去,因为洞穴里的生活也很好,安全、潮湿、宁静,具有可以和外部可怕环境对抗与回避的能力。昆虫学家想,“逃亡,在那以后的第二天考虑怕也不迟。”在小说的最后,法院下达的有关失踪人员登记的催促通知说明,这个昆虫学家最终没有离开那个洞穴。

     

        《砂女》是一部寓意复杂的小说,它成为了自现代主义诞生以来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对《砂女》的解读也是多方面的,我就觉得,它完全可以和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审判》相媲美。在呈现现代人的异化、孤独、精神异常和焦虑方面,在亚洲作家中,安部公房是最为深刻的。《砂女》也注定将和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等作品一起,成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

     

        1964年,安部公房出版了长篇小说《他人的脸》,这也是他的一部力作。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男人,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他丧失了他的脸——这个可以标明为他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别人的特征和器官,于是,一些巧妙和奇怪的遭遇就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和中篇小说《墙》中那个失去了自己姓名的男人一样,这个失去了自己的脸的男人,生活从此开始了变化。他的同事开始排斥他,妻子拒绝和他过性生活。为了从妻子那里得到原初的爱情,他请人制作了一个面具,去诱惑他的妻子和他做爱,试图找回真实的自我。但是,他还是无法确定自我的身份,在迷途中他越走越远。最终,他决定告诉妻子,他是在利用他人的脸和他妻子发生性关系的真相,但是妻子也告诉他,她知道这个事实和真相,已经原谅他了。这使他再次陷入到一种自我认同的绝境中。小说的主题深刻而复杂,可以说,《他人的脸》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和他人、个体和社会、内心和外部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在文学创作的层面上,超越了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书写模式,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抽象而意义丰富的文学空间。

     

        1967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燃烧的地图》,这又是他的一部小说佳作,可以看做是《砂女》的某种呼应和续篇。《燃烧的地图》这部小说有一个侦探小说的外壳,但是其所包含的寓意却很深刻,讲述一个私人侦探接受了一个委托,前往一座城市去调查一个突然失踪了的男子的故事。最终,所有的线索都中断了,在都市的迷宫中,这个侦探逐渐失去了自我,他在搜寻目标的过程中忘却了目标的存在和他自己的使命。最终,他烧掉了已经不能给他指示方向的地图,在如同沙漠一样荒芜的大都市中,他感觉到自己反而成了一个被追踪者,有不知名的追踪者,正在追踪他,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由一个追踪者变成了一个逃亡者。小说表达了人在高度商业化和都市化、物质化的世界里生存的强烈不安感,以侦探小说的形式,一步步地将读者一起引入到一个精神的绝地里,去进行绝对思考。

     

        3

     

        谈到20世纪的日本文学,很多中国读者对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谷崎润一郎这几位小说家很熟悉,他们的作品也不断地再版,《雪国》、《金阁寺》和《细雪》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但是,我觉得,如果以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潮流的演变来看的话,上述几位作家的重要性不如安部公房。首先,安部公房在“二战”之后秉承了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并把这种思想进行文学化书写,创作出一系列能够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对话的日语作品,和西方现代主义小说遥相呼应。其次,在日本发起的大东亚侵略战争惨遭失败之后,作为“战后派”作家群的代表,安部公房率先表达战争、核时代和商业社会带给人的异化感和苦闷彷徨,以极具创造性和个性的写作,继承了自卡夫卡以来的荒诞派、表现主义和存在主义文学的手法,使世界看到了日本文学的新风采。当时,曾经访问过日本的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说过:“日本没有现代派、先锋派和前卫文学。”而安部公房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傲慢的说法。正是安部公房,勇敢地把欧洲的现代主义小说潮流吸收融合,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完成了“小说的大陆漂移”转移到亚洲的重要一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和推崇安部公房的原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