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消费时代的乡村经验

    张小兰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0月22日   18 版)

        在全球化消费时代,城市越来越多的成为一切的中心,文学也不例外,有关乡村和乡土的书写似乎已被遗忘。最近四川作家贺享雍推出的《乡村志》系列,关注和书写消费时代的乡村经验,他的书写继承和发扬了自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乡土文学传统,从叙事伦理和价值理念上具体体现为“承诺和实践三个关联互动的文学命题,即民间立场、地方性叙事和人文忧患意识。”

        《村医之家》借村医贺万山之口讲述其在贺家湾村行医一生的经历,重温了贺家村建国六十多年来的历史,真实表达了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主人公贺万山自童年开始就经历了无数的不幸,幼年丧父、随母改嫁、继父虐待、少年丧母、孤儿返乡、有病无医等可以想到的所有灾难都降临到了他的身上。建国前的政治黑暗、土匪当道;建国后的缺医短药、少衣少食,造就了农村千万个“贺万山”,这也是艰难的年代里农民与命运抗争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使得国富民强,但是这种状况并未在贺家湾村这样的农村发生。

        民间立场不是单纯的乡村立场或者乡村视角,也不是纯粹的启蒙主义的文化立场,而是根植于乡村命运之中的写作者的主体立场,它的核心内涵是主体关于乡村经验及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书中展现给我们的贫穷却坚韧,愚昧不弃善良,软弱但义气的农民形象便可窥得作家对农民是怎样一种尊敬和喜爱。而流露出的对贺春、贺建这类见利忘义之辈的失望,对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的心痛和无奈,那种深深的忧虑,我们都可看出作者情感的扬弃。虽然在书中作者是借贺万山之口让几十年的故事平和地呈现,只如聊家常般娓娓道来,但隐藏在这平静下的却是作者汹涌的呐喊。我之所以感同身受,不仅仅因为作者流露的深刻同情,或是真切的怜悯,更因为这本来就是作者自己的声音,那是他和他身边的农民们真实的生活,那么我想他的情感态度如何、立场和价值取向又如何,都不言自喻了。

        乡村的地方性经验是地方性知识的客观基础。文学的乡村是以真实的乡村经验来想象和建构的美学意象。而文学如何准确有效地表达地方性经验呢?四川现代文学的前辈大师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和经验,给后来者出示了多种可能性,其中最引人注目且成就最大者,就是方言土语的发掘和运用。《村医之家》中,方言土语的运用给其烙上了深刻的四川印记,在语言上建立起了独特的四川经验。如“瘦的一把筋”、“上坡脚杆软,下坡腿打闪”等有着浓郁的四川乡土生活气息。此外,独具特色的四川本土歇后语也是一大亮点。这些本土歇后语既幽默风趣、又含蕴传神地反映了四川语言的独特魅力。

        乡土小说要关注和表达乡村社会被全球化消费主义劫持过程中出现的多元、丰富、复杂甚至诡异的地方经验。从《村医之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和乡村道德伦理的变化。作者的笔触没有停留在对温情脉脉的原乡的幻想里,从土匪打劫、斗地主到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再到包产到户、改革开放,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不断变化的乡村。贺万山一家四代行医,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悬壶济世的良医;他自己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也是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而到了贺春、贺健这一代,金钱利益就是唯一的信仰,行医只是赚钱的手段和工具。书中真实描写了过去的年代里,农村医疗技术设备落后,缺医少药,生病得不到救治而丧失性命的情形;讽刺的是,很多年后,国家经济发展了,但农村依旧技术设备落后,缺医少药,农民无力支付城市医院繁多而又高昂的医疗费用,有病仍旧得不到医治,任病魔随意夺走生命的悲剧现实。相似的结局里面却是不同的时代经验书写,描绘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的状况,不同于亘古不变的苦难叙事和原乡赞歌,《村医之家》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变化的,而且就是当下的可感可触的乡村,是“去传统的”有时代性的地方经验展示。

        一切文学皆人学,《村医之家》不吝笔墨,仔细地刻画了过去、现在农村的医疗状况,表达了“有病的乡村,无药的村医”这一主题。从贺万山祖父开始的“但求世人莫多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叶院长的“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心”,郑彩虹的“但愿农村再也没有人需要我接生”,到贺春、贺健的卖假药、收红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医德沦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性嬗变的过程。也许像贺万山这样的诊所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但“医者父母心”,仁医仁术的传统,还有像贺万山这样全心全意守护万千劳苦农民的信仰不应该就此消失,在哪一个时代都应该像宝贝一样被心疼和爱惜。书中揭露了当前医疗领域存在的许多不良现象,但我们知道,这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的问题。在消费社会,该如何抵御物质与欲望对我们人性的侵蚀,不失自我永葆纯真,是作者思虑的,亦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追问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