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读书向来都是父母一手操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总有父母在身后为我们打点,我们独立思考和自理的能力在这个时代受到严重挑战。我们能做的是站在旁边,看着父母大汗淋漓地帮我们排队交费、领书本、安排住宿等,而这些小孩基本上到了独立的年龄了。学生是愿自己去买书的,但有些书不让买,家长早都挑好了。
上研究生了,以为自己还是小孩子,有句话说得好,“没成家的在父母眼里都是小孩子”。家境贫困让我在十岁以后就开始独立。我考上的广西师大研究生是公费的,三年的学费全免。可是,书本费要自己掏腰包。有好几次父亲问我:“书本发了不少吧,期中考得怎样?”我无奈地笑了:“哪有书本,都是自己买,现在是研究生哦,没有期末期中的概念了。”父亲很严肃地说:“怎么是这样的,这怎么能行?”我苦笑着对他说:“研究生是这样的。”父亲还是一头雾水,是的,他每次都更关注我的学习成绩,入党情况等,因为他看重的是我将来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这个心情我能理解。可当父亲看到我手上拿的书净是竖排版,里面躺着密密麻麻的繁体字时,他只能皱着眉头说:“你学的就是这个啊。”
记得第一次来到桂林,那是复试的时候。我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导师韩晖的《隋及初盛唐赋风研究》,另一本是张明菲老师的《唐诗:从变革中走向辉煌》。买这两本书纯属偶然。张老师写的很好,只可惜未看完。韩老师的那本书买回来后,粗略地看了大概,还是一知半解。书的前言和后序提到了韩老师的求学经历,这是让我记忆犹新的地方。韩老师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学风深深地感染了我。所以我打算投其门下。
开课后所有的书本都是自己买的。最初都是在“当当网”买的,《中国古典文献学》、《训诂学》等文献书基本从那买的。导师开了一些书目,买的书渐渐多了,如张舜徽的集子《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等。还有一些如《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语正义》、《孟子正义》也都纷至沓来。第一个学期买的书质量较差,版本也泛滥。上了文献学知识后,才知道了版本的重要。第二个学期,我用于买书的钱基本上花去我住宿的费用,这个时候书大部分都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买的。当然,旧书版本虽旧,质量却也有保证。不过偶尔也吃了亏,上了当。一次,我在“旧书网”买了一本《论语正义》,过了二十多天迟迟不见书的到来,结果问老板,没反应。打开网站,被告知网站几经被删了,其中原因也不得而知,总之三十多元钱就这样付之东流,一去不回。
研二阶段,依旧保持买书的习惯,不过我更谨慎了。每次都找信任度高的那家,挑那些优惠又实在的书。这个时候,除了买专业书外,我也买些其他专业的,当然这些书与文学有关。比如《理想国》、《诗学》、《老舍文萃》及鲁迅的文集等。最让我痛心的是买了一本《辞源》,整整花了一百元。心痛之余,觉得自己似乎得了“购书症”。因为一有钱了,我就想到书。
买了这么多书,问题却来了。你有那么多时间看吗?我常问自己,为此也很头痛。一边是不断地买书,一边是不断地藏书,还时不时去图书馆借书。这恐怕是看不完的了。现在的书桌不如以前干净,总是乱糟糟的,这对于有“洁癖”的我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
买那么多书看是主要的,收藏还是次要的。我自以为买的书够多了,花的钱也不少。可是去过师兄L那一看,让我目瞪口呆,他书桌上全是厚厚的精装本,人家那才叫收藏呢。我也问过师妹Z了,她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隋书》花了三百多,那才叫肯花钱呢。我还去隔壁H君那里参观了,据说当时他是用车子运过来的,满满的一车子书。他的桌子已经摆满了书,柜子里放不下,索性把书放在书桌下,整就一个“图书大厦”。“山外有山”,在藏书方面我只能算是“入门”了。随后,两件事又让我没头绪:一是买书要钱,可钱是问题;二是只买书,不看书,就等于光理论没实践了。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只能尽量用自己赚的钱来买,买的也尽量是旧版,价格低的。至于第二个问题,确实让人很为难。买了书总要看的,我喜欢看书,尤其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但我也只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想来,这样做到底是不对的,对不住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但更重要的是对不住我这些好朋友。
“爱书犹如爱妻”,这是我总结的道理。它们有共同之处,就是要用心呵护。前些日子,江西二套《都市情缘》播了一则报道,内容大概是:一对夫妻,原本很恩爱,可是不久丈夫红杏出墙,心猿意马,妻子回家挨打只能独自在空房垂泪。原因倒不是经济上的问题,而是丈夫很少回家。爱情是朵花,不用心呵护会凋谢的。买来的书也一样,你不用心呵护,它会慢慢远离你的视线,而你也会慢慢忽略它的存在。收藏不仅无用,反而会让它们的价值大打折扣,至少对你的文化积累而言,它是贬值了。
我以为我不是这种人,也并不想成为这种人。但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也会不按套路出牌,走了弯路,还是要吃大亏。所以,我奉劝诸位和我一样爱买书的人,千万不要忘了一条:多买书,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