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13亿页的《中国读本》的一页。周鑫宇博士这本新著是一本公共外交的普及性读物,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尤其是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心理有深入精彩的分析。作为一本提倡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书,也在教给读者怎么给外国人讲故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故事讲好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就丰满了,中国的国际声誉也就会更加真实。——赵启正
中国应当如何赢得真正的国际尊重?坦率来讲,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们发现,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似乎并不完全由中国人的主观愿望来决定。外国人看待中国的方式,有他自己的缘由。
2008年,我正好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有一天,我在美国中西部的怀俄明州旅行,汽车停在路边的麦当劳休息。夏季的草原异常美丽,我决定拿着食物坐到店外的椅子上,在阳光中享受壮阔的美景。
不久以后,一辆大卡车停在了店边。司机从高高的驾驶室里跳了下来。我看了看他,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的男人,也许算见多识广的那一类。他摇摇晃晃地来到我身边,和我说起话来。
“你是游客吧?日本人?”他问我。“不,我是中国人”。
在美国,很多人都分不清日本和中国。但是这个司机明显知道日本和中国的区别。因为这时候他的脸上露出同情的表情来。接下来他告诉我,他认为美国应该怎样更好地帮助其他落后国家,包括中国。
这个美国司机眼睛中透露出来的,是外国人头脑里关于中国的第一幅图画。我一点都没有想要向他解释什么。因为在美国、在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对中国都知之甚少。不要说美国中部草原上的卡车司机,即便是美国联邦国会议员,来过中国的也是极少数。当然,我们完全不必为此而抱怨。著名外交家、前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曾说过,美国国会议员80%没有护照。这意味多数美国国会议员根本就没去过任何其他国家。就算是剩下那20%曾经出过国的议员,大部分也就去过紧挨着美国的加拿大和墨西哥,或者是加勒比海上的旅游圣地。作为全国性政治家的国会议员尚且如此,美国广大的普通民众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颇为惊人的事实表明,我遇到的卡车司机实际上反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看待中国的方式。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对国外的世界既缺乏了解的渠道,也没有深入了解的兴趣。于是,他们从关于外国的只言片语中搭建一个外国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往往印射着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看法。比如这位卡车司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那么对他来说中国就是不发达世界的一部分,与非洲南部的那些国家没有区别;他为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感到自豪,则想当然地相信中国人的政治制度是不可接受的。这就是大多数西方人把中国看得过度落后或者专制的原因。
说实话,我理解这位卡车司机的看法,因为大多数中国人也用同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想象别的国家。
就在遇到这个卡车司机不久以后,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在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全球青年领袖”沙龙,又看到了全然不同的另一幅中国图画。在嘈杂的大厅里,一个30多岁、西装笔挺的男人,端着咖啡踌躇满志地向我走过来——看他的样子,我猜他正在事业的上升期。这种人是美国人词汇里典型的“青年领袖”。当他知道我来自中国的时候,露出了兴奋的神情,热情地赞叹说:“未来的市场在中国!”然后他开始跟我谈论在中国做“新生意”的方法。他说:“我计划在中国建立一家像Craiglist那样的网站。我应该怎么做?你知道Craiglist吧?”
我表示我知道Craiglist。一个同城信息分享的网站,每个人都喜欢用。但是据我所知,类似的网站中国已经有好几家了,竞争非常激烈。
听到我的介绍,这个男人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只好把中国网站的网址写给他。他很认真地放进兜里。然后他不甘心地问我:
“中国有像facebook那样的网站吗?”
“有的。”
“亚马逊那样的呢?”
我想了想,说:“有的。”
我有点担心自己的回答会让他过于失望。但我很快发现自己总是小看了美国人的乐观精神。他喝了一口咖啡,说:“好吧。也许我仍然可以做点什么。”
“也许你可以先去中国看看。”我最后说。
“当然。”他握住了我的手。
我不知道这个人最后会不会去中国。在华盛顿这样的开放地区,很多人在谈论中国。但跟中部大草原上的卡车司机和农民一样,即便是这些处在全球化最前沿的美国城市精英,大多数也都没有到过中国。他们每天使用中国商品,看到很多来自中国的人,对此习以为常,或者偶然感到困扰——比如电视上报道中国商品的质量问题的时候。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电视上的竞选广告又开始不断说是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美国政府欠了中国很多钱,甚至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将被中国替代。这让美国人更多地意识到中国的存在,也让他们对这个国家感到更加困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世界上很多人眼里,中国是希望之所在,也是恐惧之所在。一个超大型的、强劲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到底意味着什么,成为西方最有争议、最矛盾的话题之一。最关键的是,讨论这些话题的人,大多数根本没来过中国。
在来过中国的外国人眼里,我看到过关于中国的另一幅图画。几年前,我曾经作为陪同人员在北京接待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本杰明·巴博。巴博教授是杰出的政治学者,这是他对北京的第二次访问。上一次已经是在20世纪80年代了。在陪同巴博教授从机场到市区的路途中,我本以为他会对窗外的城市发表评论。要知道,他上次来的时候,这些绵延的大楼都还是荒地。然而他一路都很沉默。几天下来,他都在默默地观察。直到有一天,汽车经过北京城中心一片残破的四合院时,本杰明突然兴奋地说:“这才是我记忆中的北京城”。
是的,古老的、陈旧的、历史沧桑的、文化上神秘而难以接近的,这才是中国。可惜当时我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在离开北京之前,本杰明提出希望看一场“中国戏剧”。时间很紧,我便带他到北京最好的剧院看了一场歌舞剧。看完之后,他很明显地失望。
后来我想到,剧很好,只是内容和形式都太现代了,太西方了。可是难道我要带他去天桥看一场京剧?可我自己并不太懂京剧,这也许会让他更失望。古老的四合院和神秘的京剧,许多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标签,在当今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少了。
上面三个故事,展现了世界看待中国的三幅截然不同的图画。三个故事都是来自西方人的。我想最后讲一个来自非西方世界的故事,看看关于中国的第四幅画面。
2011年,我加入一个中国记者访问团,到巴基斯坦访问。在那里,很难在街头看见西方人。基地组织的头目本·拉登刚刚被美军特种部队击毙,报复的行动正在各地展开。我们在各种袭击的消息中走遍了巴基斯坦大多数城市和省份,感受这乱世中的平静和友善。与印度危险的军事对峙,难以控制的阿富汗和伊朗边境,不断发生的自杀性袭击,碉堡和拒马密布的城市街道,美军的战机和直升飞机在领土上空肆意地掠过,高额的赤字和苦苦维持的经济。在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里,中国又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在那里,中国是先进的:在拉合尔的博物馆,那里陈列着四千年前古印度文明的文物,不远处还有伟大的莫卧尔王朝的故宫。一个头戴黑纱的穆斯林少女高兴地告诉我,她马上要到中国留学。她去的是北京一个很好的理工科大学,离我工作的大学没多远。她太过兴奋以致忘记了似乎不应该和一个陌生外国男人交谈太多。
在那里,中国还是友善的:在伊斯兰堡半山腰的观景平台上,每一个伊斯兰堡市民都想过来和中国记者合影。他们一致称中国人为“兄弟”。这些市民太过于热情以致于太过于紧张的安全警察不断地把他们从我们身边拉开架走。
除此之外,在那里,中国还代表着未来:在偏远的巴控克什米尔的首府,省督在他的帐篷里接待中国记者。他好像不会讲英语,而是用乌尔都语赞美中国是超级大国。我听到这个的时候,望着帐篷外的喜马拉雅雪山,思考这个词对这片部落地区的意义。在山腰蜿蜒的公路上,克什米尔卡车司机可能也会这样说。他们和我在美国中部遇到的卡车司机的看法截然相反。他们为中国公司开车。中国路桥集团正在这里修建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际公路。
当然,巴基斯坦也许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中国在广阔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形象跟在西方一样复杂、矛盾和分裂。巴基斯坦人可能觉得强大的中国“兄弟”是制约美国霸权和印度威胁的友善力量;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即便中国强大而重要,也要提防她以强凌弱的可能;非洲人有的把中国看作一种成功的新发展模式、不附加条件的援助者,有的则在西方媒体上批判中国公司只知道挖油找矿、恶劣对待当地劳工的“新殖民主义”。
但总的来说,第三世界的人们更少受到在西方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他们更容易站在客观的角度看中国。在这样的角度上,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人认为:中国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中国崛起的含义远非一个新兴市场那么简单。
(本文摘自《中国,如何自我表达》,周鑫宇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定价: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