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应复旦大学中文系邀请,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在复旦光华楼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我向曹雪芹学什么”的讲座,来自复旦、上海交大、财大、同济、上大的师生们济济一堂,一起分享他在红学研究的最新收获和个人创作的内在焦虑。
本次讲座是刘心武第一次到复旦,第一次为上海的读者现场讲述他研究红楼梦的最新收获,主题是曹雪芹的三重焦虑:身份认同的焦虑、时空认同的焦虑、文化认同的焦虑。他提出《红楼梦》里的居住错乱问题、回避女足和男发问题、赖大家的问题等等,结合曹雪芹家族史,探析其身份认同(满与汉,主与奴)的焦虑。这种焦虑,正是《红楼梦》在创作上诸多不合情理的原因所在,而这诸多不合情理,确实是曹雪芹的一种内在自觉,即“真事隐去,在假语(文学)中保存”的创作意识。刘心武认为,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这个外形非满非汉的人物,通过对贾宝玉超种族、超阶级的人格写照,通过在皇权、男权社会中红楼梦儿女闺中净土的描绘,通过宏大的叙事文本,化解这种身份认同上的巨大焦虑。回到自身,刘心武则认为:“如何化解身份认同焦虑?我觉得答案只有一个:我一定要做我自己!”
刘心武谈到自己的创作,特别是近年来的关注与焦虑,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飘窗》。这是刘心武在间隔十来年后的第一部写实长篇,一部非常扎实非常有力的作品。《人民文学》杂志今年第五期全文刊出,与此同时,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单行本。“在这里,我试图书写当代生存形态,镜照我们这个时空的人性与尊严。”(周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