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李白当过“诗丐”吗?

    陈歆耕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5月07日   03 版)

        有一位50后著名作家,在一个文化沙龙上谈到李白的诗,虽然话不多,却让人疑云重重。且让我们“回放”一下他的话:“这个诗在当年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意义,无非是为讨一碗饭吃。今天我们看不懂的那些,但是当年对他们来说那就是白话文,他当年写诗,在茶楼或者酒楼,一定是打油诗,顺手就来的,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彻底的白话文,我们对那些诗完全不懂,但是对他们来讲一定是顺口溜,如果不是顺口溜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天才出现。”

        这段话被记录下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我读后,有几点不明白,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其一,李白的诗在当年有多大意义,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学术问题,且不论,有意义或无意义,都不影响李白作为伟大的天才诗人的文学地位。但如果说,李白写诗,“无非是为讨一碗饭吃”,这就让人莫名其妙了。众所周知,所谓文人著文写诗,获取稿酬、版税,在中国是近代的事。此前历史上,民间或知名文人艺术家,通过给别人写碑文或写字(书法)画画,获得润笔费,也是有的。但通过写诗来讨饭吃、讨酒喝,吾辈尚未看到过此类文字记载。文人在酒席上相互赠诗是有的,李白的诗也有很多是在喝酒时的应答之作。要不然怎会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呢?喝酒高兴了,诗兴大发,这是情动于衷而流于诗,并无什么功利因素;还有一种情况,在酒席上即兴作诗,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但如果通过写诗“讨一碗饭吃”的话,写诗的时机动机就完全变了,一定是先将写好的诗呈上,通过主人的“审读”后再赐以酒饭。在李白的诗歌创作经历中,有过“诗丐”这种事情吗?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会通过写诗讨口饭吃吗?

        其二,这段话称李白诗在他所处的时代“一定是打油诗、顺口溜”,不知这位作家作出如此肯定判断有何史实依据?还是虚构性的猜想?小学生都知道,打油诗和顺口溜与优秀诗歌比,是有高下、雅俗之分的。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关于“顺口溜”的解释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等,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甭管李白的诗中,现在看是明白如话的,还是读起来有些生涩难懂的,大概都不适合称之为“顺口溜”。靠写“顺口溜”,写出一个天才的伟大诗人,此种事情在文学史上闻所未闻。请读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与“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上谁怕谁?”,尊敬的作家先生,你能读出优秀诗歌和顺口溜的区别么?

        最后,这位作家断言,李白的诗在当时“如果不是顺口溜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天才出现。”对如此“绝对”,我只能“呵呵呵”,无法再说什么了。无知并不可怕,无知而“信口开河”确实可怕。

        今天的诗人有一个庞大的群体,那么,就顺着这位作家的思路,请诗人们抡着胳膊写“顺口溜”吧,这才是通向未来天才诗人的最佳捷径呢。

        让我善意地揣测一下,这位著名作家的本意或许是想说,“李白的诗中,今天读起来有些难懂的诗句,在他所处的时代可能是通俗易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其中在特殊语境下流行的字词,变得陌生而不解了,就如今天流行的‘卖萌’,过若干年可能后人也无法从字面理解,需要查《汉语辞典》”,但他在口头表述时,却破绽百出。不知我的“揣测”对不对,需要作家本人“对号”解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