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大智)4月9日,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文艺报社、鲁迅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梦”与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40余位作家、评论家汇聚一堂,畅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从多角度阐释“中国梦”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体现“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为时代进步提供正能量。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指出,古往今来,文学自觉承担着国家和民族赋予的使命,作家从未缺席对历史和时代的记录,这也是今天文学必须秉持的精神。书写中国梦要求作家、评论家创作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作品,以新的视角发现人、塑造人,从而发现文学新的可能。中国梦的提出为文学开辟了广阔的思想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重新理解文学,认识文学如何有力地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和生活。
“‘中国梦’为创造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提出,人们对国家、民族乃至对文化的认同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包括大众文化,通俗文学的努力。所以我们既需要大作品把这个世界拉高,也需要大众文学塑造中国普通人的想象,无论是纯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青春文学、类型文学,都可能产生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
在谈到如何实现“中国梦”的问题上,《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坤认为“中国梦”的文学作品应落点在小人物。“文学一定要瞄准小人物,关注普罗大众,他们的人生梦想叠加在一起可能构成国家大梦的辉煌。中国梦有了他们才有持久的文学魅力。”徐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