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以“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为宗旨,在中宣部出版局领导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今年启动了“大众好书榜”推荐活动。日前,第一期“大众好书榜”对外发布,《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格非《相遇》等榜上有名。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图书榜”这种推动阅读的方式愈益受到相关机构和媒体的青睐。这些榜单,有的是年度的,有的是月度的;有的是政府部门主导的(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组织的“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有的是媒体或书店各自推出的;有的唯畅销是举,有的只关注品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推荐活动则试图吸收各家“图书榜”推荐活动的优点,努力打造一个权威的推荐平台。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杨平告诉记者,这一榜单面向的对象不是某一小众群体,而是“大众”,希望覆盖尽量大的读书人群。因此,参与评选的“基础书单”来源颇为广泛,包括了:全国各出版社申报的印数在3万册以上的精品畅销新书,全国各地30家实体书店和重要电商销售排行榜上榜图书,中文图书市场零售数据权威监测机构发布的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榜图书,全国主要媒体发布的好书排行榜入榜图书及重点推荐的优秀图书,知名书评人推荐的优秀图书。评选对图书发行量有一定要求,因此,不适合大众阅读的纯专业性书籍以及品质虽好但进入门槛较高的学术图书都将被剔除在外。
另外,参与评选的专家范围也较为广泛,包括了发行专家、学者、书评人、全国权威媒体读书板块负责人等。评选包括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初评是对基础书目进行筛选,重点筛除不适合大众阅读的纯专业性书籍、内容质量存在问题的、有明显硬伤的图书,选出100种备选图书;复评由各方面专家进行封闭式评审,投票产生30种入围图书;终评由专家对图书内容进行详细审读及编校质量检查,最终产生10种入选图书。
从发布的结果来看,首期榜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出原创。入选图书中,除《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为翻译图书,《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传统节日篇:每个孩子都该知道的传统节日故事》系从台湾引进外,其余8本图书均为原创。
二是作者多权威和名家。人文社科类图书中,《改革开放口述史》的两位主编欧阳淞、高永中分别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另外,易中天、格非、梁晓声、郑渊洁等也都是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家。
三是反映了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如《汉字英雄(第1季)》是“汉字风暴”下一档大热的电视节目的再现和升华,《贾大山小说精选集》则满足了人们因为“习大大”推荐而对贾大山作品的浓厚兴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