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中华读书报》的“四有”与“四不”
想到,写着写着,我竟然成了《中华读书报》的“铁杆作者”。这可不是自吹自擂的,该报1994年7月6日创刊,两个月后我就开始发文章。到今天为止,总共“露”了68回“脸”。真是“女大十八变”,当初并不怎么被看好的《中华读书报》,经历任主编及编辑的不懈努力,如今竟出落得如此“楚楚动人”。回想二十年间的交往,思考“读书报”成功的秘诀,或许不外以下四点:第一,有立场,但不太僵硬。第二,有标准,但不太严苛。第三,有偏好,但不太一致。第四,有上进心,但不太趋时。
(详见3版)
本报专访陈崎嵘:我曾请辞作协新闻发言人
中央财政给中国作协年度拨款已增至两亿元左右,比3年前有较大幅度增长。
两件事曾闹得满城风雨。一是所谓作协会议住总统套房、吃豪华宴会,二是所谓作协领导挪用公家钱款搞捐赠。
过去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我们想说的话告诉公众;现在更多考虑的是:公众对我们关心哪些问题。
我们根据网络文学的特点,单独设计了网络作家入会的审核机制,聘请了解网络文学情况的专家担任评委,进行审核。
(详见5版)
黄金期远未结束,征战日益惨烈
少儿出版新天下隆中对
新的十年里,少儿出版是否还能肩负起“拉动全国零售图书市场上升的主力军”的重任?其市场空间是否会现天花板?当对儿童文学知名作家、优势出版资源的争夺已达白热化时,少儿出版的新选题空间和出版空间何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究竟有无影响或撼动纸质少儿出版的位置?又如何重构了少儿出版的价值链?太多的问题,需要专业少儿出版人回答和应对。而答案,在3月中旬的福州,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的营销峰会上初现端倪。无论如何,“这一轮”,正是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少儿出版转型期。喧嚣浮华的泡沫式增长,不是出版企业的过冬棉袄;寻找自身的核心出版价值,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详见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