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缘起季羡林建议

    《北大回忆》重温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大往事与传统

    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4月02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北大回忆》写到北大校园,写到校园里的几代人,但我觉得作者更是在写一个时代,结束十年动乱后相对宽容的、自由的、我们永远记忆的80年代。”北京大学教授、诗人、评论家谢冕于日前在京举行的《北大回忆》(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出版座谈会上对该书有上述评价。毕业于北大的该书作者、作家张曼菱与钱理群、严家炎、邵燕祥、陈四益等作家、学者们在交流此书写作背景与内容的同时,也回忆了各自心中的北大,进而反思北大精神的今昔变化,这些与会者中不乏毕业于北大或在北大任教者。

        《北大回忆》序言中,张曼菱介绍了该书缘起自2007年她去探望季羡林先生时得到的建议与勉励,季羡林建议她像《浮生六记》那样写《北大回忆》,还于翌年主动为该书题词。书中文章的时间跨度从张曼菱1978年考入北大一直写到到她近年对西南联大历史的追寻,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写到自己初到北大时的兴奋、活跃,也写到在此求学期间与同窗的难忘往事和深厚情谊,还忆及与朱光潜、林庚、金克木、王力、朱德熙、季羡林等北大师长的交往,对彼时师生关系的怀念。通过书中生动、深情的文字记述,不止呈现了作者的北大回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与高校风貌。

        “这本书中回忆的北大人在特定时期的思想活跃、校领导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等等,都让我觉得这不愧是北大,那时的北大继承了不少北大的好东西。”作家陈四益表示。而任教北大的学者严家炎觉得,张曼菱最突出的成就是“把北大的精神、北大的传统表达了出来,这种精神和传统以《北大回忆》中写到的季羡林先生为代表”。在北大读书、教学半辈子的钱理群教授认为,多年从事西南联大历史的发掘与纪录的张曼菱练就了“学子的好眼光”,这使得她在《北大回忆》这本书中“敏锐地抓住细节,又能够穿透细节挖掘出其中更宽广的历史内容。使这本书具有生动感人、启示人的风采,兼有文学与历史的双重品格与价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