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鲁迅文学院第七届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结束了。50名学员将回到他们的来处,但已非原有的起点。从2009年开始,中国作协将网络作家纳入常规培训范围,开启了网络作家培养新模式。截至目前,鲁院已成功举办了6届网络文学作家或网络文学编辑培训班,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声誉卓著的网络文学“鲁军”。
“鲁迅文学院之所以举办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是网络文学形势发展使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网络文学的重视、对网络作家的关心,也是主流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一种认可和接纳。”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崎嵘说,近年来,鲁迅文学院在重点举办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同时,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扩大培训对象。对于传统作家而言,鲁院起到的是“加油站”、“加速器”的作用。对于网络作家而言,到鲁院学习的目的应当是掌握观察事物的“望远镜”,插上飞翔的翅膀,寻找网络文学的“藏宝图”。在此次培训班筹备阶段,鲁院认真总结以往办学经验,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根据网络文学创作的特点和招收学员的具体情况,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周密安排。通过邀请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组织高质量的对话研讨、选择更具意义的实践地点,帮助大家进一步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夯实基础、提高技艺。
曾参加第五届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的英霆是在2012年春暖花开的日子走进鲁迅文学院的。他说,从1992年发表第一首诗歌开始,自己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爬行了20年,虽然也发表过一些作品,获得过几个文学奖项。但是对自己的作品一直不满意。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他大量阅读中外名著,想从大师们那儿找到一盏指路的明灯。但是,由于缺少指点,一直没有获得一个质的飞跃。
“在鲁院的日子里,我每一堂课都是认认真真地听,努力地从老师们的讲课中汲取我所需要的营养。老师们的讲座不仅使我开阔了视野,更使我获得了一种写作理念上的提升。”英霆说。
李敬泽的讲座《小说的速度》,使他找到了自己创作及绝大多数网络作家小说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写作都是快速度的,给人的速度感也是快的。这样的小说主要是靠情节来推动发展的。但是,小说不能止于情节,小说的慢和停留又是必要的。好的小说要想打动人,情节的力量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仅仅靠情节的力量远远不够,一部真正高水准的好小说一定是有性格的力量、细节的力量和停留下来注视生命的慢的力量。
白描的讲座《优秀作家素质解析》也使英霆反证出了自己作品的问题所在。“我的作品缺乏的恰恰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缺乏的是一种巨大的悲悯的人格力量。”
作为本届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的学员,天下归元已出版《凰权》等多部作品。她提出,网络文学作家基本上不缺乏思路和想法,但是有时候缺乏一些精神层次上的深入思考,例如对社会的感知,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性深处的挖掘等。“我们需要开阔视野,需要名家点拨。来听鲁迅文学院的课,可以让我们的作品更丰富,更有内涵。”
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白描见证了网络文学作家班七届的进展。他认为,网络文学需要不断吸收营养、需要一个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而鲁迅文学院在网络文学培训方面也正在慢慢摸索,以便为进一步团结网络文学作家,推动当前网络文学创作发展。为了办好本届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鲁院上下认真研究和分析每一届培训班的特点,科学精细地设置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地组织研讨、对话交流,努力挖掘各类文学、文化资源,竭力为大家安排高质量的课程。
网络作家“求无欲”7年前还只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送水工,如今已出版6部畅销书。参加网络文学作家班使他受益匪浅。他认为,新人需要指引,网络文学大学能为他们节省大量摸索的时间,通过“充电”,既补充了文学创作的理论知识,又提升了写作技巧,对后来的创作大有裨益。“套用读者的评价,我到鲁迅文学院学习前后的作品,文笔提升了一个档次,甚至有人怀疑我找高人代笔。”(本报记者 舒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