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

    国立剧专的历史贡献应该得到承认

    刘平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3月26日   10 版)
    《国立剧专史料集成》(上中下),李乃忱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11月第一版,200.00元

        当朋友朱理轩把沉甸甸的三大本《国立剧专史料集成》送给我,心里升腾起几多感慨,几多感动。我早几年经朱理轩的介绍认识该书编著者李乃忱先生,知道他正在收集有关国立剧专的史料,想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集。当时李先生约我参加工作,我因手头的科研课题急需完成,怕抽不出时间耽误了这件大事,未敢贸然答应。想不到,六、七年之后,一套印制精美的《国立剧专史料集成》竟摆在了我的面前,而编著者李乃忱先生已逾九十高龄。这怎么能不令我感慨和感动!

        国立剧专原名国立戏剧学校,1935年10月18日成立于南京薛家巷,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合办,聘请余上沅为校长。1940年更名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9年后,并入中央戏剧学院。在办学14年时间里,共招收14届学员,培养戏剧人才一千多人。演出大型多幕剧100多部和大批独幕剧,在中国话剧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立剧专史料集成》以第一手资料展示了“国立剧专”从创办到结束14年来的历史脉络、办学历程、人才成长与创作成果。并按“校长”、“教师”、“学生”、“成果”四部分予以详细介绍。除文字资料外,还配以大量图片、剧照、演出说明书等,使读者一目了然。该书弥补了此前出版的《剧专十四年》、《情系剧专》等书在史料方面的不足。它以令人信服的事实,纠正了历史上对国立剧专及其教师、学生所做出的不公正的评价。国立戏剧学校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创办的学校,但14年的办学历史和它对中国话剧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说明它一直在追求进步,积极参加抗战,为民族大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它培养的近千名戏剧人才,解放后都成为新中国各戏剧院团中的骨干力量。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著名的左翼戏剧评论家赵铭彝先生谈到国立剧专时说:“这个学校的教育方针基本上属于‘专才’的教育范围,由于得到许多富有经验的进步导演、作家任教师,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培养出众多的戏剧人才。他们在抗日战争后期,开始发挥力量,在前后方的戏剧团队中,有不少这个学校的学生,成为勇猛的戏剧战士。”刘厚生先生说:“从十几年总的情况看,在教师队伍和演出剧目的主要表现上,国立剧校的实践都可以说是进步的,至少也是开明的。”徐晓钟先生说:“在30年代至40年代的十四年中,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师生中,有一大批民族的优秀儿女,渡过黄河,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他们编演了街头剧、茶馆剧如《放下你的鞭子》、《救亡三部曲》等。……在解放战争年代,他们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心南京宣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编演过短剧、活报剧如《袁世凯登基》、《天亮前后》、《群猴》、《团结起来到明天》等。他们为追求光明、反对黑暗,在祖国的大地上流过鲜血!”而国立剧专对于当年的青年学子来说,则是“搭起了人生舞台,打开了艺术宫殿”,引领他们走向了新的生活,为中国话剧、影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立剧专的办学宗旨是——“研究戏剧艺术,培养戏剧实用人才”,校徽上写着鲜明的四个大字“精诚立达”。在教学方面,校长余上沅秉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爱国传统。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接受了蔡元培以美育改变这个文化落后的主张,决心用戏剧的艺术变中国为“宜于人类居住的妙境”,他的誓言是“终身做戏剧的仆人”。他教育学生“爱国家,爱戏剧,爱母校,爱同学”。他对学生们说:“我要把你们都培养成像梅兰芳那样的大演员。”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又不能与国民党对国立剧专的控制发生直接的冲突,余上沅在剧专的人事安排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他通过上海的“左翼剧联”聘请知名导演应云卫为第一任教务主任,聘请马彦祥、石蕴华(扬帆)等进步戏剧家作为教学和行政骨干。1936年邀请曹禺、吴祖光等到学校任教。14年中,担任剧校专业教师的有黄佐临、丹尼、陈白尘、杨村彬、贺孟斧、张骏祥、洪深、陈鲤庭、陈瘦竹、焦菊隐、章泯、郑君里等进步的戏剧家与学者。1935年11月,邀请戏剧家田汉来学校作演讲,题目是《戏剧的理论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方面,余上沅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演戏。余上沅深受西方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影响,回国后于1929年与赵元任、丁西林、熊佛西等人组织业余的北平小剧院,因此他在创办国立戏剧学校之初,就把戏剧的实践教育作为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国立戏剧学校的“校徽”,“用木铎为校徽,盖藉以勉励诸生使用洞悉施教警众之责任艰巨,应如何身体力行,方能达到社会教育之目的,完成戏剧艺术之使命也”。所演出的100多个剧目大体可分为外国经典剧目和国内剧作家新创的优秀剧目。这些剧目的演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培养了很多导演、演员和舞台美术人员,为中国话剧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

        《国立剧专史料集成》不仅以大量的文字描述了国立剧专的办学过程、宗旨及剧目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就,对每位教师和同学都做了简历和所取得成绩及毕业后在话剧方面所做的贡献等方面的介绍。同时还以大量图片资料形象地展示了国立剧专的办学历史及创作方面的实绩。该书第三卷所载第四章的内容《喜见硕果——教学做合一辅助社会教育》,就以大量资料说明了这一点。内容有:(1)《国立剧专历次演出剧目一览表(1936—1949)》;(2)《珍贵的艺术档案》中有1——94届公演秩序单和剧照;(3)《辅助社会教育》中有国立剧专各届学生深入社会巡回演出,筹款演出、纪念演出及进行抗敌宣传的旅行公演等资料。其中第二项的资料尤其珍贵。编著者在各位剧专校友的协助下,尤其在江安国立剧专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把国立剧专所举行的1——94届演出的说明书、剧照等资料收集起来,经过整理、注释后按顺序编排,刊印出来,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形象的史料参考,也为中国话剧史的编写留下了宝贵资料。

        感谢李乃忱先生及给予这部书巨大支持的人们,他们为国立剧专、也为中国话剧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