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优势,正改变着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本书通过一个系统化的研究框架,向人们展示了互联网经济下银行信贷业务模式的变迁,勾勒了网络融资业务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李海峰博士新作《网络融资——互联网经济下的新金融》共分八章,介绍了电子商务、普惠金融、网络融资模式、网络供应链融资、平台价值管理、电商客户信用评价、法律规制、风险解构等方面。
网络融资模式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与银行业务管理系统结合的产物,突破了传统市场空间和时间限制,让小微客户“随时随地”实现贷款申请,极大丰富了客户体验。网络融资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应用互联网和网上银行技术,对传统信贷业务通过电子渠道完成,大幅降低成本,可以定义为网上银行信贷业务。二是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获取客户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银行资源和外部资源充分整合,办理全流程线上操作的信贷业务,整合了银行系统资源、电子商务平台系统资源和物流公司的资源,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可以定义为网络贷款业务。这两种信贷业务都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创新和突破,两者有交叉,但又有不同。对银行而言,网络贷款是经营理念的重大突破,意味着银行在面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时,除对传统信贷中重视企业经营状态与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外,还要考察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交易和信用记录,并以此实施差别化贷款模式、贷款定价和贷后管理工作。随着业务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包括网络循环贷、网络联保贷、阿里小贷、人人贷、网络供应链融资等各具特色的融资模式。网络联贷联保业务和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是网络贷款业务中主要的业务模式。
网络联贷联保业务是对传统银行贷款操作模式的一种突破,通过组建联合体来实现联合贷款、联合担保,通过联合担保起到互相支持、相互监督、分散风险的作用,通过横向约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它是从制度创新方面探索的一种新型授信模式,不单纯依赖抵押物,而是通过充分调动企业在贷款申报和贷款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企业的现有和可利用资源(私人信息资源、关系资源和社会资本等),增强企业还款的约束力,一定程度解决小微企业担保难问题。基于网络供应链融资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控制,是结合网络供应链业务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银行评估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信用状况,从供应链角度对小微企业开展综合授信。它打破了原来银行孤立考察单个企业静态信用的思维模式,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作为整体,更强调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以及授信企业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实力,从而有利于银行更好地发现小微企业的核心价值。
网络融资业务面临着与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相似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此外,网络融资还面临着其他几种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的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机制制约风险,这几类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风险后果将更为复杂。针对以上风险,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内部信用评级和贷款分类。2.完善组织结构和职责体系。3.规范市场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4.建立市场风险计量方法与工具。5.完善网络融资内控制度、系统运行的安全性。6.加强内部员工合规性管理。7.增强客户网络风险防范能力。8.制定网络融资风险应急预案。
网络融资模式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对商业银行网络融资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对网络贷款的内在动力、开展条件和趋势进行分析和论证,对比不同网络贷款业务模式的优势、缺陷以及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探索银行推广网络贷款的有效途径。这不但有助于实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型经济更快增长,而且能够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本书对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网络融资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