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报道,随着互联网渗透,在线教育已成为传统出版业在教育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2013年,在线教育突然迎来创业爆发期,据统计,平均每天约诞生2.6家机构,一年增加了近千家。2014年该态势将继续蔓延,并迎来巨额融资,股市上,在线教育概念也逆势飘红。面对蓬勃的在线教育发展态势,被认为具有内容先天优势的出版业如何应对?
首先,紧抓机遇做“慢公司”。与互联网界火热的在线教育融资相比,出版界的在线教育推进效果则显得有些滞后。虽有不少出版单位在几年前就涉足在线教育,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同步学、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的名师网、时代出版传媒的时代教育在线等等,不少出版社还参与了“电子书包”之类的教育项目,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目前大都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和产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线教育需要更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而这一块恰恰是传统出版单位的短板;另一方面,作为数字出版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线教育项目建设往往需要投入较多资金,这也使得出版单位的态度十分谨慎。此外,用户在线学习和付费习惯还没有养成。出版业本身对在线教育市场的敏感度较低、重视度不够,也是出版业在线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但“慢”恰好迎合了当前在线教育行业提倡做慢公司的新提法。在互联网在线教育火热的表象下,严酷的现实是已经有许多的业外公司“还未出名,就已经死了”。做“慢公司”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试错的风险,同时也给付费用户的养成预留了时间。但是,“慢”不代表不作为。江苏凤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吉述认为,对于综合性互联网平台,出版界基本丧失了建设机遇,“当前各路资本纷纷投入在线教育,说明这一市场的潜力,出版业再不作为,或许在线教育这一机遇,又将与出版业擦肩而过”。
其次,立足教育内容资源先天优势。天健互联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爱民认为,出版企业开发在线教育平台,先天优势还是内容资源,可以以内容资源为基础发展特色数字内容平台,以学校、研究机构、公共图书馆的采购与合作为配套服务。人民交通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姜占峰认为,除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出版业的优势还在于十分了解用户需求和拥有稳定的作者队伍,“但出版业由于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在资金投入、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快速适应和满足用户需求变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其三,如果抛开引导和培养用户形成有效的在线学习和消费习惯这一最大瓶颈,出版业做在线教育的技术问题首当其冲成为最大困扰,“IT人才觉得在我们这里不是‘主流’,薪酬待遇也不具有吸引力”,这些话基本囊括了目前各家在线教育单位缺乏技术人才的原因。宋吉述的观点是,对于出版业专门从事数字出版的公司,不能以出版业的标准来衡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纳为互联网行业,在运行机制、评估模式、资本运作手段与方式等各个方面转变思路。
安徽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阮怀伟认为,合作或许是解决目前在线教育各类问题的最大法宝。“不论是在技术还是在内容资源上,各家企业都有独到和创新的地方,如果能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串联结合体,将推动在线教育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