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3月05日 星期三

    茅盾“尴尬”的标本意义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3月05日   01 版)

        从与茅盾同时代的人的命运来看,茅盾的“尴尬”也具有标本意义。以郭沫若为例。1949年以后,尽管郭沫若抱定“把自己放在民主人士跟党走的位置上,党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心态,但是他与茅盾一样,也活得颇为“尴尬”。其实,郭沫若现象也好,茅盾现象也罢,都凸显了20世纪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历史的几个最重要的命题:革命与知识分子,革命与人性改造,革命与革命队伍内部的斗争,革命政治的惩戒机制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等等。(详见9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